本研究以北京城市绿地鸟类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调查了绿化隔离带内鸟类种类、数量及其分布,作为鸟类食物的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植物种类、数量及植被结构;系统分析了市区绿化隔离带内鸟类群落及其与栖息地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鸟类群落特征为主要指标对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带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综合评价。主要成果如下: 一、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带内鸟类群落构成分析:调查记录的131种鸟类,以夏候鸟为主(40.00%),区系上以古北种为主(47.33%),食性上以动物性食物鸟类为主(61.83%),取食生态位上以树上取食鸟类为主(30.53%),筑巢类型上以洞巢鸟类为主(30%)。鸟类平均密度为9.7824只/hm2,平均生物量为2817.5737g/hm2,优势种有11种。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为3.2387,均匀性指数为0.4605,优势度指数为0.2137。 二、三种功能绿地生境夏季鸟类群落特征比较:鸟类物种数以公园绿地生境最多,鸟类密度、优势度和生物量均以公园绿地最高,鸟类群落均匀性以产业园最高,物种多样性相差不大。鸟类群落相似性以公园绿地与防护绿地生境之间相似程度最高,公园绿地与产业园生境之间相似程度最低。 三、绿化隔离带内食源树种分析:调查记录到食源树种48种,以朝来农艺园为最多(21种),通惠河和东坝河沿岸最少(3种)。特点是:种类和数量较少,分布不均;不同绿化隔离带间差异较大,食源树种间搭配不合理;食源四季分布不均衡。 四、鸟类栖息地分析与评估:参考国外栖息地评估方法,对调查样区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面积较大的综合性公园绿地质量最好,行道树和经济林质量最差。 五、鸟类与栖息地关系研究:在所有调查样地生境中,鸟类种类与栖息地多样性和植物种类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昆虫种类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栖息地多样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公园绿地生境中,鸟类种类与植物种类之间、鸟类多样性与昆虫种类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鸟类密度与公园面积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防护绿地生境中,鸟类种类与绿地宽度之间、鸟类密度和生物量与乔木郁闭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生物量与栖息地类型多样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产业园生境中,鸟类种类与栖息地多样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六、北京绿化隔离带生态与环境综合评价:公园绿地生境中,面积大、栖息地生境多样的综合性公园环境质量较好,面积小、生境单一的城内公园较差;防护绿地生境中,面积大、远离市中心的样地较好,绿地窄、污染大的样地较差;产业园生境中,面积大、植被多样的样地相对较好。北京市区现有绿化隔离带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吸引了大量的鸟类栖息,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果在绿化植物组成、植被结构及绿化隔离带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则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鸟类栖息。因此进一步改造和建设绿化隔离带是恢复和招引城市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