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汪曾祺的民间意识
汪曾祺的民间意识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民间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对当代人的阅读心理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和穿透性,它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生活观念、审美趣味、思维方式等等。汪曾祺的民间意识,是在文人士大夫情调对民间意识的自觉认同基础上达成的平衡状态,其中包含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乡村、市井民间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这与上世纪90年代后的民间话语——在后现代的零碎的平面化的空间里表达对价值的蔑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与50、60年代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批判式的大众民间叙述也有着本质的不同。汪曾祺在80年代的代表作,区别于新时期的“叙述语调既是那样的紧张急迫,而作品中又常拥挤着众多的意象、隐喻、象征和寓言,以此来承担过重过多的问题”的小说模式,将一种平和舒缓的回忆与传统儒道知识分子雍容平缓的心态结合在一起,使民间成为其独立理想和价值品格的栖息地。 汪曾祺民间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他的家庭出身、家乡高邮的风土人情、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及“右派”时期的农村生活体验密不可分的,同时其作品中表现出的浓厚的民间情结和借鉴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丽芳
展开 >
关键词:
汪曾祺
民间意识
民间文化形态
风俗画
中国传统文化
作家评介
文学评论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导师:
杨聚臣
学位年度:
2005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I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