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渭北旱塬苹果园生草效应研究
渭北旱塬苹果园生草效应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试验设在无灌溉条件的渭北旱塬苹果园,试验园为1992年春栽植的矮化中间砧富士果园,品种长富2号,中间砧M26,基砧新疆野苹果,株行距为2米x3.5米,每隔4行设2行授粉树,授粉树品种为皇家嘎拉,果园未施有机肥,管理水平中等。试验果园占地18亩,选用草品种白三叶(Trifoliumrepens)、紫花苜蓿(Medicagorepens)、高羊矛(Fescuearundinacea)、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小冠花(Coronilla),每个草品种种5个行间,行内清耕覆盖,对照5个行间行内全园清耕,实验连续进行6年,采用田间大面积观察调查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生草品种区与清耕对照对果园土壤有机质、水分及果树生长、果实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旱地苹果园行间生草、行内清耕覆盖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 1.果园生草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各草品种生草区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冠花处理增加最多。 2.果园生草降低了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各草品种生草区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三叶草处理影响最小。 3.果园生草降低了果树加粗生长,三叶草处理影响最小,干周为对照的92.6%,高羊矛处理影响最大,干周为对照83.5%;除种植三叶草区新梢比对照长外,其余各生草区新梢均比对照短;生草果园中、短枝比例明显高于对照区,有利于结果。 4.果园生草增加了果树产量,显著改善了果实品质。生草区果树产量均高于清耕对照区,第3年黑麦草区产量增加最多达26.0%,第6年三叶草区产量增加最多,达14.4%;果园生草明显地改善了果实的品质,除果形指数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随种草时间延长,果实品质改善更为明显,三叶草较为突出。 5.苹果园生草的效益以三叶草最好,每hm26年累计可增加收入4.86万元,增幅达26.59%,产投比达9.07;其次是紫花苜蓿,每hm26年累计可增加收入2.36万元,增幅达13.85%,产投比达4.40。 6.渭北旱塬苹果园生草的首选草品种是白三叶草。果园连续种白三叶草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3.8%,果实产量增加14.4%,单果重增加10.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1.3%,硬度增加9.2%,着色指数增加35.0%,总收入增加26.59%,种草产投比为9.07。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邓丰产
展开 >
关键词:
渭北旱塬
苹果园
生草
果实品质
土壤有机质
土壤
土壤水分
黑麦草
有机质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果树学
导师:
牛立新、安贵阳
学位年度:
2005
学位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