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豆疫霉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遗传与变异

大豆疫霉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遗传与变异

扫码查看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为同宗配合的疫霉种,其引起的大豆疫病是大豆上危害严重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本文采用经典遗传学方法研究大豆疫霉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同宗配合性状、致病力和对甲霜灵敏感性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单卵孢后代的遗传与变异,旨在揭示大豆疫霉的遗传特征、遗传多样性及多样性产生的遗传学基础,为合理利用品种抗性,有效控制大豆疫病的发展和蔓延奠定基础。本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1.大豆疫霉菌单孢后代分离物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和同宗配合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可稳定遗传,控制上述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大豆疫霉的游动孢子产生能力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中均发生连续性变异,表明控制这种性状的基因可能是杂合的核基因或细胞质基因。 2.大豆疫霉菌Ps411对黑龙江省部分主栽品种的致病性遗传具有多样性,包括以下3种类型:(1)致病性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可稳定遗传,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纯合的;(2)致病性在单游动孢子后代稳定遗传,在自交单卵孢后代发生变异,该性状由细胞核的杂合基因控制;(3)致病性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单卵孢后代均发生变异,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对大豆疫霉离体游动孢子产孢量与致病力相关性的测试表明,离体游动孢子产孢量与致病力不存在相关性。 3.供试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在无性后代均可稳定遗传,而在自交后代发生分离现象,说明疫霉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由细胞核杂合基因控制。

侯巨梅

展开 >

大豆疫霉 生物学特性 致病力 甲霜灵 遗传变异

硕士

植物病理学

左豫虎

2005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中文

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