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竹子有效组分的育发作用及机制初探
竹子有效组分的育发作用及机制初探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本课题是在当前社会人们面临日益加剧的毛发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健康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从竹类资源中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功能性成分用于育发类产品的开发,并探索其作用机理。通过体外毛囊细胞和毛囊亚器官培养及其整体动物试验,对竹子的不同部位中提取的有效组分(竹叶黄酮、异荭草苷单体、竹茹三萜、竹节提取物、竹笋提取物)的育发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并对竹叶黄酮的精制工艺进行研究,为含竹取物的育发新产品的开发奠定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一)竹子有效组分对游离毛囊和毛囊细胞生长的影响中剂量竹叶黄酮(0.005mg/mL)能显著促进游离毛囊生长,低剂量(0.0005mg/mL)则起抑制作用,高剂量(0.05mg/mL)无显著作用;竹叶黄酮高、中、低三个剂量均能延缓成纤维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对角质形成细胞和外根鞘细胞都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中剂量的异荭草苷(0.0325mg/mL)对游离毛囊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无显著性,低剂量(0.00325mg/mL)能显著抑制毛囊生长,高剂量(0.325mg/mL)无明显作用;异荭草苷三个剂量均能显著性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但对角质形成细胞和外根鞘细胞有显著性抑制作用;竹节水提液高、中、低三个剂量对游离毛囊和三种细胞都有显著性抑制作用;竹茹三萜(0.49μg/mL)对游离毛囊和外根鞘细胞生长无显著作用,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对角质形成细胞起显著性抑制作用。 (二)竹笋提取物促毛发生长的在体动物试验研究豚鼠和C57BL/6小鼠均可作为正常动物育发评价模型。在体动物试验表明,竹笋提取物能促进豚鼠毛发的生长,对C57BL/6小鼠毛发周期有一定的影响,具有潜在促进动物毛发生长的作用。 (三)竹叶黄酮的精制工艺研究主要研究了硅胶柱层析对竹叶黄酮的分离效果,并与聚酰胺和AB-8大孔树脂的精制效果进行比较。通过脱色效果、得率、总黄酮含量,HPLC图谱以及清除DPPH·能力等指标测定,综合分析三种吸附材料精制竹叶黄酮的差异。结果显示,反相柱如聚酰胺和大孔树脂,对黄酮糖苷的选择性能较强、纯化效果较好,但对于竹叶提取物中聚合色素分离效果不佳。采用硅胶正相柱对低极性组分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和对聚合色素的脱除效果均好于聚酰胺和大孔树脂。 综上所述,竹叶黄酮及异荭草苷单体、竹茹三萜、竹节水提物对人体游离毛囊、真皮成纤维细胞、毛囊外根鞘细胞、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活性均有不同作用,有望在促进毛发生长、促进皮肤伤口愈合、抑制银屑病和瘢痕形成等不同应用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竹笋提取物对豚鼠毛发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C57BL/6小鼠的毛囊周期变化有潜在影响,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育发功能组分加以研究和开发;采用硅胶柱层析系统制备符合化妆品功能配料制剂质量要求的竹叶黄酮是基本可行的。对竹子有效组分育发的功效及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梁艳
展开 >
关键词:
竹子
竹叶黄酮
育发作用
细胞培养
动物试验
柱层析
有效组分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导师:
张英、吴晓琴
学位年度:
2006
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