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语》与《摩西五经》比较研究

《论语》与《摩西五经》比较研究

扫码查看
《论语》和《摩西五经》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地位非常重要,但是传统及现实的学术研究,却存在着一些方法上的偏差和理解上的错误。在汉语基督神学日益发展、全球化浪潮迅猛、人自我本质迷失的大背景下,通过经典比较以探讨文明对话的可能性当是必行之势。 论文以史为鉴,努力在方法上超越他人,这是文章着力想强调的。阐释学的初衷为“探求作者原意”,这与笔者对待经典研究的态度不谋而合。论文把支持阐释和反对阐释的理论进行结合、辨析,借用艾柯的“标准作者”、“标准读者”的概念,将研究对象置于宗教的平台之上,通过对两部经典中的关键意象进行比较,试图发现它们各自所代表文明的特点。 论文以“仁与君子”、“诫律和义人”为研究的重心,讨论了它们所藉以成立的相通的根基——“天”和“上帝”。它们之间的共性很多,但是由于文本作者对待它们的态度不同,其呈现出的面貌却差异甚大:儒学虽以天为基础,但是其文本表现出来的却是以现世人情为中心,这使得儒学的“天”和人的生活出现了断裂;而五经表述的上帝、律法和人的生活呈现出的是一而三、三而一的特点。论文认为,“知天命”在孔子的学说中是居于重要位置的。“人来自上帝,当遵行上帝的道路,在生活中体会上帝的本质”则是对五经内涵的概括。从这个意义上讲,两种文明内在义理是相通的。但是,构成文明的各个要素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从根本上规定了这两种文明的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两种文明的对话必须慎重。

陈会亮

展开 >

《论语》 《摩西五经》 文化体系 阐释学 比较文学

硕士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贺淯滨

2006

河南大学

中文

I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