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sarmentosumRoxb)为材料,以斜纹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萝卜蚜和椰心叶甲等为试虫,采用活性追踪法,分离、提纯假蒟杀虫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的生物活性测定,并探讨了高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根据生物活性测定结果,对较高活性成分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假蒟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1、杀虫成份的分离提取采用活性追踪法,综合应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硅胶薄板层析(TLC)等方法,从假蒟石油醚洗提物中分离提纯高活性杀虫成分,获得8个在10mg/ml浓度下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活性大于50%的单组分,供进一步试验。 2、生物测定对主要杀虫组分A、E、F和假蒟石油醚洗提物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假蒟石油醚洗提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最强,其中对2龄幼虫的LC50为0.601mg/ml,低于对照蒟剂敌敌畏的0.827mg/ml;单组分A、E、F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也均有较好的活性,其LC50F<A<E,分别为3.28,5.39和8.12mg/ml。 对椰心叶甲4龄幼虫的点滴毒力,组分A有较强活性,其LD50为6.32ug,其次为假蒟石油醚洗提物LD50为14.656ug;再次为组分F,其LD50为27.60ug,E的活性较差为80.66ug。另外,还测定了假蒟石油醚洗提物对椰心时甲成虫和卵的毒力,结果LC50分别为8.34mg/ml和6.31mg/ml。 蚜虫的毒力测定,结果:对萝卜蚜的LC50为0.545mg/ml;对香蕉交脉蚜的LC50为2.29mg/ml。 鳞翅目害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毒力测定,结果对菜青虫4龄幼虫的毒力,LC50为1.148mg/ml;对小菜蛾的毒力较差,LC50为3.701mg/ml。 假蒟石油醚洗提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盆栽试验。结果:2%和1%假蒟提取物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6.6%和70.7%,具有较强的速效性,极显著高于阿维菌素的60.0%;蒟后7天,2%假蒟提取物的虫口减退率为100%,极显著高于1%假蒟提取物的90.0%和阿维菌素的86.6%。在施蒟后第5天调查蒟剂对叶片的保护效果,结果1%和2%假蒟提取物的保叶效果分别为74.36%和84.62%与阿维菌素的保叶效果(79.48%)差异不显著。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蒟后1、3、5天,假蒟石油醚提取物在2%浓度下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1.8%、76.4%和64.28%,显著高于对照蒟剂阿维菌素的33.2%、43.1%和25.56%。在施蒟后第5天调查蒟剂对叶片的保护效果,2%假蒟提取物的保叶效果为80.36%,高于阿维菌素68.48%。 3.作用机理假蒟主要单组分A、E、F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击倒性试验,结果:各试虫在处理滤纸上爬行一段时间后死亡,中毒症状明显、一致,但不同处理表现中毒症状的时间不同,结果击倒活性为化合物F>E>A>石油醚洗提物,击倒中时间分别为4.04、7.51、11.88和15.73min。 假蒟主要单组分A、E、F对斜纹夜蛾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 对试虫体壁与几丁质的影响。经A、E、F单组分处理48h后,试虫体壁含量分别为5.39%,3.33%和2.86%,E和F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A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经A和E处理后几丁质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7.54%和24.31%,F处理后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为28.4%。 对试虫体内和血淋巴糖原含量的影响。经F处理24h后,试虫体内糖原含量明显下降,E和A处理的试虫体内糖原含量影响不明显;处理48h,各处理的含糖量均上有所上升,与对照比较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F的变化最大;处理72h,各处理的含糖量又有所下降,与对照比较均达极显著水平。经F等化合物连续处理24、48h后,斜纹夜蛾5龄幼虫血淋巴中糖原含量明显下降。 对试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A和F处理24h,72h无明显抑制作用,而48h处理的则抑制作用明显:E和阿维菌素处理后对试虫无抑制作用。 对试虫中肠脂酶的影响。除E组分处理72h对中肠脂酶有明显抑制外,其它处理无抑制作用。 4.结构鉴定采用核磁共振谱(1H-NMR)、气质联用(GC-MS)等色谱分析技术对高活性成分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鉴定出六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F:9,12-十八烷二烯酸,E:Ethanol,2-(9,12-octadecadienyloxy),H:棕榈酸甲酯,Ⅰ:十六烷酸,J:十六碳二烯酸,A:二十二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