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全球经济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也造成了对森林严重的破坏,导致生态失调、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自然灾害日趋频繁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支持系统,林业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就成了全球关注的主题。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意义就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林业适应市场经济、转变林业发展模式、满足社会对林业多样化需求等客观需要。 广东省是全国最早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省份,1994年以立法形态正式决定实施分类经营,至今已有十几年。十几年来广东从两类林区的划到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大量有益的探索。目前森林分类经营已被国家确定为林业基本政策之一,但从全国范围上其开展的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广东森林分类经营的深入,对全国森林分类经营也有促进作用。论文主要有如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森林分类经营的概念,森林分类经营的哲学、林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系统工程等理论基础,和森林分类经营的主要指导原则,如整体性原则、层次结构性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践性原则。 第二部分为广东森林分类经营背景,本部分从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和对林业需求转轨两个部分介绍全球森林分类经营的背景。广东森林分类经营的背景,主要是广东实现绿化达标之后,林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为满足社会对林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受林业先进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启发,为实现森林科学经营提出的林业政策取向。 第三部分为广东省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目的和意义,这部分介绍了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是林业自身特点的要求、是林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是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需要。 第四部分为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的回顾,这部分主要回顾了1993年以来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的主要做法、成果、主要特点和主要出台的有关政策。从1993年起,在全省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并把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公益林和商品林)。到1999年开始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制定生态公益林功能等级与成林标准,积极探索公益林建设的管理体制,努力解决公益林的建设资金和补偿制度等。广东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对林业的影响相当大,一是提高了林业的社会地位。生态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和建设管理,提升了森林对社会的贡献与影响;良好的生态状况,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与投资环境,增加了当地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促进了林业自身的发展。对林业用地实行分类,按森林的主导功能与经营目的不同科学组织经营,一定程度上规范和促进了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的发展,使林地价值和林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能力得到提升,也提高了林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入。政策方面已出台了相当一系列的有关政策。 第五部分为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的问题,主要讲述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所存在的问题如,经营水平问题、森林资源、林分质量、树种结构、林业建设、资金投入等问题。 最后部分是建议,这部分主要根据目前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提高广东省森林分类经营的水平,提供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林业分类经营最终达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目的,为广东省林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