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以复方双黄连为模型药物,研究中药复方掩味技术和建立制剂掩味效果评价体系。为此首先进行了掩味技术基础方法学研究,包括双黄连复方苦味来源的追踪,指标成分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微球或包衣颗粒在唾液及酸中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以及初步的掩味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其次,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掩味微球。以微球收率、包封率及苦味的掩盖效果为指标优选掩味制剂处方和工艺参数,并考察了优化工艺制得微球的释放曲线。接着,又采用流化床粉体包衣法,在包衣前对双翘提取物的性质进行一系列改进的基础上制备了双黄连掩味细颗粒。最后对所得双黄连掩味产品进行仿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初步建立制剂掩味效果评价体系,并用与双黄连相似制备方法得到的膝悦颗粒掩味产品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验证。通过以上工作,得到了下列结果或结论: 1、复方双黄连口服制剂中的苦味主要来自连翘,以绿原酸为指标成份,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和微球载药量、包封率、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可以间接评价制剂掩味效果。 2、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得的掩味微球优选处方为掩味材料EudragitE100与药物比例为1∶1。该微球在人工唾液中能够保持完整状态,而在人工胃液中10min即可达到药物100%释放,不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3、通过添加微晶纤维素和微粉硅胶,及流化床制粒,解决了提取物易吸湿液化,粘附性强,流动性差等问题,最终制得的包衣微粒包封率达到71%,掩味效果好,且在人工胃液中10min即可完全释放药物。 4、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两种制剂方法对双黄连掩味的作用,并通过复方膝悦颗粒,验证了所用掩味技术和制剂掩味效果评价体系的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