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农业发展对黄河流域水量主要离子及氮污染的影响
农业发展对黄河流域水量主要离子及氮污染的影响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黄河是我国西北和华北的主要水源,它以占全国2%的径流量,向占全国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供水。保护好黄河水资源,对我国西部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下,灌溉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流域灌溉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农用化肥的广泛使用,无疑对流域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当前十分有必要研究黄河流域灌溉农业发展和化肥施用与水资源和水质保护之间的关系。对黄河水环境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通过长期的流域水质监测资料,并从全流域的角度系统地阐述黄河水量和水质(主要离子和氮)的变化特征,尤其是阐述农业用水大户即流域典型灌区对黄河水量、主要离子化学和氮污染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黄河流域300多个监测站近50年来的实测水质(主要离子和氮)、流量等数据,同时从各类统计年鉴上收集了流域各省20年来相关的社会经济方面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需要使用各种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以下主要内容:(1)黄河流域灌溉农业发展对黄河水量和水质的影响;(2)黄河流域化肥施用对河水氮污染的影响;(3)宁夏灌区对黄河水量、主要离子和氮污染影响的案例研究(4)黄河流域氮素流失模数研究。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近50年来由于农业灌溉用水量不断增长使黄河中下游大部分站点实测径流量有普遍减少趋势,1990s以后这种趋势明显加剧,如花园口1980s实测径流量较1950s减少了13%,1990s的实测径流量较1950s减少了41%;(2)由于灌溉水对干旱区土壤的洗盐作用,高含盐量的农田退水进入黄河使黄河水中主要离子含量,尤其是Na+、Cl-、SO42-等离子含量明显升高,控制流域面积97%的泺口站1990s的总离子含量比1980s高10%,比1960s高28%;(3)由于农田施肥量不断增加,加上人口等因素使40多年来黄河流域氮污染有显著增长趋势,尤其进入1990s年代以来这种趋势更为加剧,花园口1980s总氮浓度比1960s高17%,而1990s比1980s高42%;(4)40多年来黄河水量的减少趋势、主要离子含量的增加趋势和氮污染程度加大的趋势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同步性,因为它们都是同一主要原因导致的,是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的3个平行的环境后果;(5)以花园口站代表的全流域15年来氮素流失模数有显著升高趋势,1998年的氮肥流失率比1997年增加12%,1999年的氮肥流失率又比1998年增加18%。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于涛
展开 >
关键词:
流域农业
黄河流域
水量
水质
氮污染
氮素流失模数
授予学位:
博士
学科专业:
地理学(环境地理学)
导师:
陈静生
学位年度:
2005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