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籼稻T-DNA插入突变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籼稻T-DNA插入突变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扫码查看
随着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相继完成,大量新基因和功能未知基因的功能有待鉴定。突变体的产生与鉴定是揭示基因功能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因此,构建模式植物突变体库、特别是T-DNA插入突变体库已成为分析基因功能最常用的研究策略。 以优良的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为受体材料,将无启动子经修饰的GFP基因(SmGFP5)接在F-DNA的右边界而构建成的启动子捕获载体pCASGFP-TRAP,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明恢86”。目前,已经获得9200个独立转化克隆植株。PCR分析表明约有93.4%转化植株中含有目的基因的插入。对其中1329个转基因克隆T<,1>代植株的调查发现,有279个克隆植株后代出现形态表型变异,形态表型变异频率约为21.0%,主要表现为叶部、株高、分蘖、穗、花器官、粒形、育性、生育期和致死等9种类型突变。另外,还约有12.9%的转基因后代在苗期出现失绿(黄化或白化)分离,其中约有71%的克隆其失绿苗在三叶期前大部分死亡;约有29%的克隆,其失绿苗后期大部分转绿。同时对其中一个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非感光显性的早熟突变体进行了初步的遗传分析。此外,对部分T<,0>株系的插入位点进行侧翼序列扩增,对扩增出的53个序列通过BLASTn在GeneBank中进行了同源序列比对,发现33个序列与水稻基因组DNA同源,20个为载体骨架序列。

颜静宛

展开 >

籼稻 T-DNA插入突变体 遗传分析 植物突变 基因功能

硕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林琳、王锋

2006

福建师范大学

中文

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