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牧草含水量测定方法及在不同条件下牧草含水量的研究

牧草含水量测定方法及在不同条件下牧草含水量的研究

扫码查看
牧草含水量足确定牧草刈割期、估测牧草产量、评价牧草质量、安全保存牧草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准确测定牧草的含水量值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从牧草含水量的测定方法、不同草地类型牧草含水量差异、典型草原牧草含水量随年度、季节变化及外界环境因子对牧草含水量测定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对牧草含水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表明自然风干法与烘箱加热烘干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然风干方法测得的牧草含水量值比烘干法测得的值高约10%。在用烘干法测定含水量时,对牧草高温杀青与否对牧草含水量的测定无影响。本试验通过对比研究,建立了烘干法与风干法测定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可对基于风干法测定的含水量进行校正。 (2)不同科牧草的含水量有所不同,但其失水动态曲线一致。不同牧草随季节变化风干至恒重所需时间不同,风干最快的是豆科牧草,平均需要4天;最慢的是杂类草,平均需要8天。 (3)不同草地类型上的牧草干鲜比值不同。同类型的草地上由于群落构成不同其牧草干鲜比值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尤以荒漠草原与杂类草地上不同的群落间的差异最为显著。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草地类型来利用经验公式推算牧草干鲜比例。应先判断具体草地类型,然后进行植被调查,根据建群种及主要植物,推算其牧草的干鲜比值。 (4)牧草干鲜比值从5月上旬至9月上旬逐渐上升。9月下旬和6月中旬的牧草干鲜比值差异显著。得牧草干鲜比例方程,通过验证,该方程可用于植被分布比较均匀的典型草原牧草干鲜比值的推算。 (5)外界环境因子对牧草含水量的测定均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牧草能否达到最终干燥的是风一流动的空气。降雨对牧草含水量测定的最大影响时期是7月下旬-8月中旬。

来强

展开 >

牧草 含水量测定 方法及 条件

硕士

生态学

李青丰

2008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中文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