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校大学生德育模式建构的策略研究

军校大学生德育模式建构的策略研究

扫码查看
军校是培养军队人才的主渠道,军校大学生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后备军,人才是制胜之本,也是兴军之本。然而,德却是才之核,立德才能全面提高素质。长期以来,德育很难真正打动学员的心灵,普遍表现在道德上的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具体表现在:第一,德育目标太高,强调超越性,忽视现实性;第二,德育内容过于强调政治性,忽视知识性、科学性;第三,德育方法过于教条化;第四,德育工作缺乏系统化,形不成合力。军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作为军校大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是否达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也是确保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根本保证。本文从当代军校大学生德育思想的社会背景和德育工作等两方面,系统分析了军校大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当前状况和遇到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军校大学生德育模式应具备的时代内涵及特点;并提出了军校大学生德育模式建构的体系原则、主体原则和实施原则,以及继承传统德育中的精华内涵、借鉴国外德育中的有效经验、提炼德育创新中的特色等德育模式建构途径;从强化传统激励的德育模式、强化社会公德的德育模式、强化学术道德的德育模式、强化情感性的德育模式等四方面探索了军校大学生德育模式的策略应用。为促进军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他们强烈的军人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形成一套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军校大学生德育培养体系;使他们安心部队,献身国防,能够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危险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

吴旭

展开 >

军校 大学生德育 模式建构 危险 献身国防 部队 培养体系 稳定 相对 奉献意识 责任意识 军人意识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用 策略 四方 情感性 学术道德 社会公德 激励

硕士

教育学原理

朱曦

2008

南京师范大学

中文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