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河北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和羊草耗水规律的研究

河北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和羊草耗水规律的研究

扫码查看
本研究于2006-2007年在河北省塞北管理区以2006年建植的紫花苜蓿、2007的种植的羊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在河北省坝上地区研究了灌溉量和耗水量对紫花苜蓿、羊草干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1、通过对紫花苜蓿进行灌溉0mm、200mm、400mm处理,发现坝上地区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耗水系数、植株高度、单位面积分枝数、叶面积等生物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较多的灌溉有利于干草产草量、植株高度、单位面积分枝数和叶面积的增加,而且在整个生长季中灌溉水200mm、400mm单位面积分枝数显著地高于旱作条件下的。灌溉200mm、400mm的试验小区在2006-2007年长势最好,干草产量显著地高于早作条件,两个处理下的紫花苜蓿干重分别为8210.6kg/hm2和13507.7kg/hm2,耗水量分别为694.1和828.24mm,生物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9.83、11.43和16.76、19.49k/hm2.mm,生物产量耗水系数和经济产量耗水系数分别为1017.44、875和596.55、513.03。 2、通过进行灌溉0mm、200mm、400mm灌溉处理对羊草牧草干物质的产量、植株高度、分蘖数、叶面积、地上地下生物量等生物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羊草植株高度、分蘖数、叶面积和地下生物量影响最大。较多的灌溉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叶片的增大;较少的灌溉有利于促进分蘖、地下生物量的增长。2007年不同灌溉处理对应地上生物量大小顺序为灌溉400mm>灌溉200mm>不灌溉,显著差异,地上生物量干重分别为1137.82、878.93和483.46 kg/hm2,灌溉400mm、灌溉200mm、不灌溉的生物产量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71、1.89和1.67kg/hm2.mm。 3、羊草2007年土壤水分状况是,旱季羊草生长初期各个土层水分含量都低,6月份第一次灌溉对于土壤上层含水量影响较大,但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小。7月份第二次灌溉后,不同灌溉处理各层土壤水分总体都比6月份有所增加(包括不灌溉的处理不灌溉), 8月份羊草进入生长季后期,整个生长季都没有进行灌溉的处理的各个土层含水量都在下降,其他三个处理上层土壤水分含量都在下降,但与7月份差异不显著,而且三个进行灌溉的处理下层土壤含水量较7月份还有所增加。6月到8月底羊草的整个生长季中,所有不同灌溉处理对应土壤水分在收支上不存在亏缺。 4、紫花苜蓿人工草地2007年旱季土壤水分较低,雨季后浅层土壤随灌溉含水量逐渐增加,中层和深层含水量增加缓慢。6月份进行灌溉的三个处理各个土层总体上含水量有所增加,但与5月份无显著差异,不灌溉的30cm以上土层含水量显著低于5月份土壤含水量,其他土层含水量总体上略有增加。7月份进入雨季后,并于7月10日进行第二次灌溉,除了不灌溉的深层含水量以外,灌溉200mm、400mm各个土层含水量总体比6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8月份不灌溉的50cm以上土层含水量都低于7月份含水量,60cm以下土层含水量都高于7月份含水量。灌溉200mm各土层中除60-80cm含水量高于7月份外,且60-80cm含水量显著高于7月份,其他土层含水量都低于7月份,而且20-40cm含水量显著低于7月份。灌溉400mm的只有0-10cm和10-20cm土层含水量都显著高于7月份,其他土层含水量与7月份差异不显著。9月份不同灌溉处理的各个土层含水量都低于8月份土层含水量。5月到9月苜蓿整个生长季中,除了不灌溉的外,整个生长季其他处理土壤含水都有提高。

马令法

展开 >

河北坝上地区 紫花苜蓿 羊草 different significant high lay rainy season comparing above lower deep fastest humidity artificial dry season rather consumption coefficients economic

硕士

草业科学

魏臻武、孙洪仁

2008

甘肃农业大学

中文

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