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打招呼互相进行问候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人都会有的行为,因而问候语也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言语形式之一。尽管各国各民族的问候习惯不尽相同,但是问候语在任何一种语言中,在任何一个民族的言语交际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也反映出各个民族和国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交际习惯。 汉语问候语具有其自身独特复杂的形式特点,同时,它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体现了中国人社会交往的习惯方式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汉语问候语的这种复杂性,却常常使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交际时遭遇重重困难。 因此,本文以现代汉语中“问候语”的本体研究和分析为开始,进而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候语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学术界已有的对于汉语问候语本体的研究,并对与问候语相关的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汉语问候语的结构类型、历史变迁、语用功能、体现的社会文化特色等方面,对汉语问候语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同时,本文又在研究汉语问候语本体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即将对问候语的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主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问候语教学。首先,从影响留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增强留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问候语教学的意义。其次,本文又对留学生学习掌握问候语的情况进行了归纳,并对他们日常交际中常见的问候语错误进行了举例和分析。最后,本文对问候语教学的方法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怎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导入问候语教学及相关的文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