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有三种分泌结构:蜜腺、腺毛和分泌腔。采用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对蜜腺、腺毛、分泌腔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DAPI染色、FUNEL染色和检测DNA梯状条带等方法研究了分泌腔发育过程中分泌细胞的解体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系。陆地棉的蜜腺分为花蜜腺和花外蜜腺,花蜜腺位于萼片和花瓣之间,环形结构。花外蜜腺位于三个部位,花萼与副萼之间、副萼以外花托的基部和叶片背面主脉基部,一般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凹坑。花蜜腺和花外蜜腺均由亚腺组织和棒状分泌毛组成,分泌毛包括基细胞、柄细胞和分泌细胞三部分。亚腺组织由原始的皮层薄壁细胞特化而来,分泌毛由原表皮细胞特化而来。陆地棉叶片有两种腺毛:头状腺毛和棒状腺毛。两者都具1个基细胞、1到2个柄细胞和头细胞。头状腺毛居多。腺毛的原始细胞来源于原表皮细胞,经过多次平周分裂产生基细胞、柄细胞以及头部的分泌细胞,头部的分泌细胞进行垂周分裂后形成圆球状的头部。陆地棉的分泌腔在除根以外的各种器官中均有分布,主要位于基本组织中。陆地棉叶子中的分泌腔起源于板状分生组织的某些细胞,茎中的分泌腔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的某些细胞。分泌腔的原始细胞首先进行平周分裂再进行不定向的分裂产生分泌腔的分泌细胞团。分泌腔首先在中心分泌细胞的间隙处因分泌细胞的溶解而形成。成熟的分泌腔包括最外围的鞘细胞、内层的分泌细胞和中心腔体三部分。分泌腔形成过程中,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分泌细胞首先液泡化,自噬体在液泡化过程中其重要作用。DAPI染色、TLINEL染色和检测DNA梯状条带发现分泌细胞解体最初的变化源自核酸物质的降解。分泌细胞的解体过程属于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