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正处在“城市化来临”的前期,因而出现农民大规模的跨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流动,形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民工潮”。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有的随父母进入城市,而相当一部分被留在家里,即所谓的“留守子女”。“留守子女”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外出而被留在当地学习和生活的孩子。本论文以荣山中学为研究基地,以留守子女中适龄儿童为样本,讨论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应对措施。本文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顺序,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概述课题的研究缘起、背景情况、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设计及综述等,形成了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整体思路。第二部分为现状研究。主要从环境条件、留守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已采取的措施等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第三部分为问题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子女仍然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成绩普遍偏低、行为失范严重;留守子女影响着教学秩序的问题有:学习间断现象严重、留级生比例不断增加、学生回归学校率低、继续升学的比例下降。第四部分为原因分析。研究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家长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扭曲导致家庭教育和亲情缺失、监护权移位、留守子女心理发生变化;教育功能偏差导致学校措施本身思想根源、系统性、科学性、完备性存在问题;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力财力不足导致执行力度不到位;学校功能被无限放大和延伸。第五部分为对策及思考。这部分从家长和邻里、村组、政府、学校、学生等多角度寻找对策:利用家族、邻里关系等社会资本建立帮扶体系;政府增加经费、设施投入时,还要针对学生新情况调整编制和岗位;学校内部完善对留守学生的监管机制;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等。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