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研究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研究

扫码查看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海外企业的撤资也越来越多,此后,撤资现象、行为和影响为研究者所关注。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撤资的规模、原因,以及撤资过程中的一些其它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始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动因、壁垒、条件和方式等行为从理论上作出解释,主要是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逆向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中的一种,对某一行为作出理论分析。跨国公司的撤资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仅用某一种理论对跨国公司的撤资问题进行分析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很难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直接投资理论侧重于背景因素和撤资原因的分析,缺少对企业内部决策的分析;企业战略理论侧重于企业内部决策的分析,而缺少对背景因素的分析;产业组织理论主要侧重于退出壁垒和退出条件的分析。 因此,本文综合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逆向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把跨国公司撤资看作一个行为过程建立分析框架。 有关撤资的综合性分析框架主要涉及到以下三大模块: (1)影响跨国公司撤资的背景因素; (2)跨国公司选择撤资战略的动因; (3)跨国公司的退出壁垒、条件和方式。 在跨国公司撤资的过程中,第一步是企业因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或公司内部经营不善,没能达到预期目标; 第二步,由于预期变化,一个或多个因素导致撤资成为战略性选择,而预期变化只是必要条件之一,具体原因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 第三是在决定撤资后,并不一定能实现撤资,企业还面临退出壁垒,撤资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顺利实现。不同的撤资方式源于不同的退出条件。 1992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对华进行直接投资。这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日本由于其本身的经济实力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华直接投资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对华投资金额一直明显高于英、德、法等欧洲发达国家,并有9个年度超过美国居于发达国家对华直接投资第一位。截至到2004年11月底,日本企业对华投资项目31523件,实际投入464.33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排第三位。在日本跨国公司大量进入的同时,也出现了日本跨国公司的撤资现象,研究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把跨国公司撤资看作一个行为过程建立分析框架,然后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变化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影响,最后对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企业的特征和撤资动因等.方面作出实证分析。 跨国公司撤资会对就业、技术转移、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国际收支等方面产生影响,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在一个更加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分析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特征和动因,希望为政府制定科学的外商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从而在长期内发挥撤资产生的正面效应、减少负面影响。

黄佳莉

展开 >

跨国公司 跨国企业 撤资原因

硕士

国际贸易学

兰宜生

2007

上海财经大学

中文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