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及时调查、正确评估园林树木健康状况,因树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不仅有助于城市绿地中的园林树木生态功能的发挥以及园林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更可确保树木不会对居民、设施与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本文选择14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园林树木健康评价模型。同时运用所构建的园林树木健康评价体系、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广州城市绿地园林树木进行健康评价,并尝试探寻树木健康与植物多样性及树种结构组成之间的关系,为园林植物的配置与园林绿地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本文园林树木健康评价模型选取的指标包括整体状况、树冠、树干和根部等4部分共14个指标,其中树势(C1)、顶梢枯死(C4)、干基腐朽(C9)等3个指标的权重值较高,分别为0.201、0.140、0.143,是本模型中反映树木健康的重要指标。 对公园、校园、道路等3类绿地1483株园林树木进行健康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园林树木生长较健康;园林树木生长存在着枝叶病、虫害等主要问题。 14种骨干园林树木的大部分植株生长健康,其中,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和黄槐(Cassia suffrutiosa)的植株都较易出现倾斜现象,前者树干的伤口较易受到病菌侵染,后者树干损伤及树干病虫害也较严重;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生长状况较健康;木棉(Bombax ceiba)的树干较少会受到损害;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垂榕(Ficus benjamina)、小叶榕(F.microcarpa)主要问题是枝叶病及虫害严重;黄葛榕(F.virens var.sublanceolata)因为修剪的关系,部分植株出现洞穴;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主要的健康问题是枝叶虫害;芒果(Mangifera indica)树干伤口的愈合能力好;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有较多植株有倾斜现象;白干层(Melaleuca leucadendron)的枝叶病、虫害较少;主干道上的白兰(Michelia alba)枝叶病害较严重;乌墨(Szygium cumini)树干病虫害问题较严重,损伤也较多,但极少会出现洞穴。 总的来看,3类园林绿地5种群落类型中,其园林树木健康程度A值高低次序是公园人工植被(4.74)>路侧绿带(4.69)>行道树绿带(4.59)>公园自然植被(4.55)>校园绿地(4.51)。其中公园自然植被的树木中有88.99%的植株生长较健康(A>4),而人工植被则有98.6%的植株生长较健康。校园绿地的园林树木中92.25%的植株生长较健康,有7.13%的植株存在较严重的健康问题。道路绿地的园林树木全部生长较健康;街头绿地的园林树木中有99.35%的植株生长较健康。公园自然植被群落的乔灌层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均为最高,而行道树绿带的4个多样性指数均最低,公园人工植被、校园绿地和路侧绿带等3者之间的多样性水平相近。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园林树木健康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程度,结果显示园林树木健康与各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不高(相关系数(R=0.016~0.403)和判断系数(R2=0.000~0.163)),有部分是没有线性关系(R2接近0),初步认为园林树木健康与植物多样性指标不存在普遍的相关性。 本研究所调查到的园林树木的胸径集中在40cm以内,从园林树木健康与胸径的相关分析结果可知,树木的健康状况与胸径的变化基本没有线性关系(R2接近0)。 从本研究的实践来看,所构建的园林树木健康评价体系能较全面地反映树木的生长状况,综合总分反映其整体状况,各指标得分可反映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为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