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以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质、钻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山二段碎屑岩储层的沉积相,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类型及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目的层段属于低孔低渗的致密储层。造成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形成于含煤酸性环境,砂岩中原始孔隙水介质呈酸性,碳酸钙处于不饱和状态,难以形成早期碳酸盐胶结,其后的压实作用损失了大量原生孔隙,使得粒间孔隙体积大大减少。同时,酸性成岩环境导致后来压实过程中大规模的石英次生加大,充填砂岩中未被压实损失的残余孔隙,使岩石孔隙度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研究区所处的鄂尔多斯盆地具有比较稳定的构造背景,构造活动弱,地层平缓,褶皱少,断裂不发育,地下水尤其是酸性水不活跃,加之砂岩原始物性差,不利于孔隙流体中物质的带入与带出,而对岩石进行溶蚀改造;而且岩石中可溶组分(如长石、碳酸盐胶结物)少,长石含量<3%;因此,岩石在后期的埋藏过程中,不能形成大量的溶蚀次生孔隙,这是造成“低孔低渗”的另一个原因。

柳慧林

展开 >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勘探 油气藏 储集层

硕士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钟大康

200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文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