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经骶前间隙轴向腰骶椎间融合入路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
经骶前间隙轴向腰骶椎间融合入路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目的:测量与经骶前间隙轴向腰骶椎间融合术(AxiaLIF)入路相关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数据,探讨国人该入路的安全性。 方法:(1)成人尸体标本20具,男8具,女12具,年龄26~86岁,平均56岁,在S1/2间隙水平线上测量骶骨中线至髂内动,静脉和骶中动脉的距离及直肠系膜的厚度,计算最靠近中线的左右骼血管间的距离。(2)120例腰痛患者,男46例,女74例,年龄18~90岁,平均53岁,在其腰骶椎MRI正中矢状面上测量骶骨前缘至直肠系膜的最短距离。(3)骶前间隙的前后向最短距离和最靠近中间的左右髂血管间距离构成了一个建立AxiaLIF工作通道的“操作空间”。 结果:同一性别左、右侧同名血管到骶骨中线的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最靠近骶骨中线的髂血管均为骼内静脉,左右髂内静脉间的距离即“操作空间”横径男性为5.8±0.5(5.1~6.4)cm,女性为6.3±0.4(5.6~7.0)cm,男性与女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骶中动脉位置有变异;直肠系膜厚度为0.3~0.5cm。在MRI上测量,男性骶骨前缘到直肠系膜的最短距离的中位数为1.0(0.3~2.3)cm,女性为0.6(0.3~1.8)cm,男性与女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国人在经骶前间隙AxiaLIF入路中放置1.2cm直径的工作套管是安全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庞彬
展开 >
关键词:
骶前间隙
轴向腰骶椎间融合术
手术入路
解剖学
影像学
测量方法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外科学(骨科)
导师:
邓忠良
学位年度:
2008
学位授予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