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葡萄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葡激酶基因(sak)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葡萄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葡激酶基因(sak)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本实验以摩尔多瓦(Moldova)、巨峰(Kyoho)和巨玫瑰(Jumeigui)葡萄(VitisViniferaL.)的幼胚、卷须和叶片为外植体,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建立了葡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的植株再生体系,并且构建了含有葡激酶基因(sak)的植物表达载体pBISAK和pBIPMI—SAK,对葡萄遗传转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用葡萄体胚作为受体材料进行遗传转化生产葡激酶奠定了基础。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以葡萄品种摩尔多瓦、巨峰和巨玫瑰为材料,通过控制外植体来源、激素水平、冷处理时间等,对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来自不同品种的幼胚诱导愈伤组织能力不同,其中巨峰诱导率高于巨玫瑰和摩尔多瓦。 2、对摩尔多瓦种子进行冷处理能明显提高幼胚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当冷处理为10天时,其值达到92.7%,远远高于不经冷处理时的37.9%。 3、幼胚是诱导体胚比较合适的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只有幼胚能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而卷须和叶片仅产生非胚性愈伤组织。 4、不同浓度NAA和6—BA组合实验结果发现,激素浓度不同,愈伤组织的形态和生长速度有一定的差异,NN+0.5mg/L6—BA+2mg/LNAA是比较合适的摩尔多瓦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 5、无激素的MS1/2培养基是比较合适的体胚分化培养基。组织化学研究表明体胚经历了与合子胚相似的发育阶段,即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在发育过程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呈动态变化。 6、6—BA能明显提高植株再生率,当6—BA浓度为1mg/L时,植株再生率达到43.3%。 7、葡萄体胚对卡那霉素比较敏感,含30g/L甘露糖的MS1/2培养基可用作葡萄遗传转化的筛选培养基。 二、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地构建了含甘露糖筛选标记基因(pmi)和葡激酶基因(sak)植物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到根癌农杆菌菌株GV3101中,转化葡萄胚性愈伤组织,获得了GUS检测为阳性的体胚。为下一步进行葡萄遗传转化,获得能表达葡激酶的安全转基因植株奠定了基础。再生体系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慧
展开 >
关键词:
葡萄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细胞胚胎发生
遗传转化
葡激酶
甘露糖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植物学
导师:
李凤兰、陆海
学位年度:
2008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