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群落6年动态变化研究
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群落6年动态变化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本论文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1ha珍稀濒危植物群落固定样地为对象,对群落种群结构和更新特性、主要树种空间格局和空间关系及6年(2001-2007年)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群落为19种共优势群落,依据不同的生活型分成两组:常绿树组和落叶树组。常绿树组径级较窄,主要分布在亚乔木层;落叶组径级较宽,下层有较少个体分布。白辛、君迁子和榉树等高大乔木更新能力较差,为衰退种群,间歇型和倒-J型种群为主要的林冠构成种,通过实生和萌生两种方式进行更新;常绿树种主要以实生方式更新。 常绿树组与落叶树组在所有的尺度上(50m)明显聚集分布,两组空间负关联(0~34.5m),常绿树种和多数落叶树种及落叶树的幼树空间负相关,常绿树对落叶树的发展存在较明显的胁迫。 珍稀濒危树种比普通树种具有更高的动态。6年间群落的径级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中等径级个体死亡率较高,小径级个体死亡数量较多。 据此推测落叶树种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将降低,常绿树种重要性将增加;干扰、种内和种间竞争共同影响着群落的发展,该群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周赛霞
展开 >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空间格局
群落演替
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群落
动态变化
常绿树种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生态学
导师:
江明喜
学位年度:
2008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