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蓬子秸秆界面特性及制板工艺的研究

海蓬子秸秆界面特性及制板工艺的研究

扫码查看
本项研究通过对海蓬子秸秆原料进行系统研究,了解了原料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索海蓬子秸秆碎料板的制造工艺,探讨不同施胶量和固化剂添加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海蓬子秸秆-木材复合碎料板的制造工艺,以及木质刨花添加量对复合板性能的影响。 秸秆内灰分及各类抽提物含量较木材高。秸秆皮部中含有一定量的SiO2。秸秆碎料pH值接近7,缓冲容量高于木质原料。秸秆碎料去皮的接触角较带皮的好。通过FTIR观察,海蓬子秸秆是以—C—H或—C=O为主体,羟基以缔合形式存在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之中,经过粉碎后,海蓬子碎料比表面积增加,缔合羟基数目减少,游离羟基数目增多。通过皮部的FTIR观察,皮部含有较强的—O—Si—O—基团特征峰,羟基数目少。由电子自旋共振仪测得,海蓬子秸秆碎料的自由基浓度高于海蓬子秸秆整秆的自由基浓度。 采用脲醛树脂为胶粘剂,海蓬子秸秆碎料与木质刨花复合的方式,当木刨花添加量为20%,密度为0.75g/cm3,施胶量12%,固化剂和石蜡乳液加量为分别为2%和1%时,复合板的力学性能达到刨花板GB/T4897.2~2003的要求。该项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 海蓬子秸秆原料加量80%是比较合适的一种复合碎料板的配比方式,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均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邵颐

展开 >

人造板 海蓬子 秸秆 复合碎料 制板工艺 脲醛树脂

硕士

木材科学与技术

周定国

2009

南京林业大学

中文

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