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长筒石蒜花色变异的分子基础
长筒石蒜花色变异的分子基础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长筒石蒜(L.longituba)为我国所特有,长筒石蒜种内花色花型变异最为丰富,这为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以长筒石蒜花瓣为材料,对长筒石蒜花色变异的分子基础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对43个长简石蒜变异类型和长筒石蒜模式种的花色进行评价。HPLC-DAD/ESI-MS确定长筒石蒜中的花青素组成,初步阐明了长筒石蒜花色形成化学机理。 2.通过RACE方法从长筒石蒜白色和紫红色花瓣的cDNA中克隆到了ANS,CHS,DFR,F3H,F3'5'H和FLS六个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3.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了长筒石蒜ANS,CHS,DFR,F3H,F3'5'H和FLS六个基因在不同花色长筒石蒜中的时空表达情况。 4.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对矮牵牛进行遗传转化,转基因矮牵牛花朵的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5.预测了348个转录因子。其中58个转录因子在花瓣中较叶片而言有特异性高表达,同时对其中22个转录因子分析了它们在不同花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 6.从前ESTs序列中开发了809个EST-SSR,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7.不同倍性石蒜(L.radiata)基因组MSAP分析表明DNA甲基化水平与倍性高低关系不明显,而三倍体石蒜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低甲基化水平特征。 8.用流式细胞仪对石蒜属植物中9个种进行基因组大小的测定。石蒜属植物基因组大小与其花色、叶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石蒜属植物基因组大小与染色体数目有关。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何秋伶
展开 >
关键词:
长筒石蒜
花色变异
基因克隆
DNA甲基化
遗传转化
分子机制
授予学位:
博士
学科专业:
遗传学
导师:
王明麻、黄敏仁
学位年度:
2009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