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油松种子萌发初始阶段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油松种子萌发初始阶段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扫码查看
将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种子置于(25±1)℃培养箱中培养,通过分析种子含水量、呼吸速率、胚乳内含物含量、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油松种子萌发初始阶段的代谢规律。研究结果如下: 1.油松种子胚乳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高电子致密物质和脂类物质,它们在培养27h后迅速降解、消融。 2.种子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在萌发初始阶段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而且呈“S”型曲线,并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快速升高阶段、滞缓阶段和重新迅速升高阶段。 3.胚乳中的内含物质不断的降解、转化和利用。其中培养最初27h降解不明显,但随着置床培养时间的延长,含量大幅度下降。 4.α-淀粉酶、蛋白酶及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不断升高,当种胚突破种壳时活性最大;β-淀粉酶活性置床后不断升高,在45h达到最大值后又缓慢降低。 5.PGI、MDH及G-6-PDH和6-PGDH联合酶在萌发初始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活化。其中PGI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DH及G-6-PDH和6-PGDH联合酶活性不断升高,但MDH活性升高幅度不大,处于较低水平。 6.胚乳中ABA的含量不断降低,GA3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IAA和ZR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GA3/ABA、ZR/ABA、IAA/ABA的比值逐渐升高,激素含量的变化与种子萌发进程一致。

陈丽培

展开 >

油松 种子萌发 初始阶段 代谢规律 超微结构

硕士

森林培育

沈永宝

2009

南京林业大学

中文

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