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叶用芥菜4个基因型为对象,观察小孢子单核靠边期与花蕾大小及瓣药比(花瓣长与花药长度比)的关系,确定适合于小孢子培养的花蕾长度。同时选用NLN-13培养基,对60个叶用芥菜基因型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筛选出11个具胚状发生能力的基因型,选取其中几个基因型,设置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蔗糖、活性炭、秋水仙碱等处理,对供试材料进行低温预处理,对小孢子进行高温热激处理及设置不同的小孢子培养密度处理等诱导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因素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 1.叶用芥菜花蕾长度及瓣药比与小孢子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可据此作为小孢子群体是否适于诱导培养的指标。适合于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的小孢子发育阶段为单核靠边期,以单核靠边期小孢子所占比率大于50%为好,对应的花蕾长度2.5-3.0mm,瓣药比为2/3。 2.选用NLN-13培养基,对60个叶用芥菜基因型进行了游离小孢子培养,筛选出11个具胚胎发生能力的基因型,出胚比率为18%,在出胚的材料中,出胚率差异很大,其中QQ-2出胚率为5.84胚/蕾,3A-22-84为5胚/蕾,QQ-1为3.75胚/蕾,YQqc-1为2胚/蕾,3C-22-5为1胚/蕾,DSqg为0.87胚/蕾,DSqg为0.75胚/蕾,ZXzh为0.62胚/蕾,YQ-1为0.37胚/蕾,Qnong-4为0.25胚/蕾,DQky出胚率为0.12胚/蕾,结果说明基因型是影响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 3.以4℃低温处理叶用芥菜10cm长花序,对小孢子发育有促进作用,低温处理时间不超过4d,以处理1d的花蕾培养较好。 4.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0.3g/L和0.5 g/L对叶用芥菜胚胎发生具有促进作用,以0.5g/L培养效果最佳,过量会抑制小孢子胚状状发生。 5.叶用芥菜最适合的接种密度是在每个φ60mm的培养皿中接种8-10蕾,以每皿8个花蕾最好。 6.在培养基添加秋水仙碱30-80 mg/L,对叶用芥菜小孢子胚胎发生有明显作用,但最佳的处理浓度因基因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7.最适合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的蔗糖浓度为13%。 8.叶用芥菜小孢子培养热激处理的适宜温度为33℃,时间为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