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独一味环烯醚萜苷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独一味环烯醚萜苷镇痛抗炎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1.从独一味药材中富集提取总环烯醚萜苷,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镇痛、抗炎活性及可能机理。 2.研究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抑制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PGE2)等炎症因子的作用,探讨其体外抗炎活性及机理。 3.研究独一味中三个环烯醚萜苷单体化合物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PhloyosideⅡ和山栀子苷甲酯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和PGE2等炎症因子的作用,探讨其体外抗炎活性及机理。 4.研究比较独一味和其近属植物糙苏不同药用部位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及含量,为独一味代用品的寻找提供借鉴。 方法: 1.运用大孔吸附树脂结合聚酰胺柱色谱的方法,从独一味药材中富集分离总环烯醚萜苷,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硅胶柱层析结合聚酰胺色谱从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中分离得到三个单体化合物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PhloyosideⅡ和山栀子苷甲酯。 2.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小鼠尾静脉一次注射给药后,采用醋酸扭体实验、热板实验、福尔马林实验、角叉菜胶诱导足肿胀实验、二甲苯诱导耳肿胀实验和醋酸诱导小鼠腹膜血管通透性等实验评价其体内镇痛、抗炎作用。 3.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测定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对脂多糖诱导细胞释放NO和PGE2的抑制率,并通过MTT实验研究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的细胞毒性。 4.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测定独一味中三个环烯醚萜苷单体化合物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PhloyosideⅡ和山栀子苷甲酯对脂多糖诱导细胞释放NO和PGE2的抑制率,并通过MTT实验研究药物的细胞毒性。 5.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比较独一味与糙苏不同药用部位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的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的含量。 结果: 1.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的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独一味中富集提取的总环烯醚萜苷和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237nm,总环烯醚萜苷中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为66.92%。HPLC分析显示,独一味水提取物和总环烯醚萜苷中的主要成分为8-去羟基山栀子苷、PhloyosideⅡ、山栀子苷甲酯、Loganin和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 2.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能显著减少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疼痛反应和足部注射福尔马林所致疼痛反应第二阶段的舔足次数(P<0.05),且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性。但不能延长小鼠热板痛阈值,也不能减少足部注射福尔马林所致疼痛反应第一阶段的舔足次数;在抗炎实验中,总环烯醚萜苷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肿胀、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减少醋酸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和白细胞游走数目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体外抗炎实验结果表明,高、中、低(25、10、1μg/tml)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LPS刺激细胞释放NO的含量(P<0.01),但剂量依赖性不强;50μg/ml、10μg/ml、1μg/tml组能显著抑制LPS刺激细胞释放PGE2的含量(P<0.01),具有剂量依赖性。MTT实验结果表明,除超高剂量(400μg/ml)外,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没有表现出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 4.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三个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0、1μg/ml山栀子苷甲酯和10μg/ml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对LPS诱导NO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30%、44%和21%,特别是山栀子苷甲酯的抑制NO释放作用更强。同时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PhloyosideⅡ和山栀子苷甲酯(10μg/ml)均能抑制PGE2的释放,具有显著性差异。MTT实验结果表明,三个单体化合物的高、低剂量组均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 5.独一味与糙苏具有十分相似的薄层色谱图;独一味、糙苏地上部分及独一味、糙苏根中8-O-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含量分别为17.41、0.5、6.81和8.50mg/g。上述结果表明,独一味中的8-O-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含量高于糙苏。同时独一味地上部分中8-O-乙酰氧基山栀子苷甲酯含量高于根,而糙苏的地上部分含量低于其根。 结论: 1.大孔吸附树脂结合聚酰胺柱法可以更好的富集分离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 2.在体内实验中,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表现出良好的外周镇痛、抗炎活性。 3.在体外实验中,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释放NO和PGE2等炎症因子,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在实验剂量内,未见明显细胞毒性。 4.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酯、PhloyosideⅡ和山栀子苷甲酯三个独一味环烯醚萜苷单体化合物均能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释放NO和PGE2等炎症因子。相比于模型组,山栀子苷甲酯的高、低剂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表现出了良好的体外抗炎活性。在实验剂量内,三种单体化合物没有细胞毒性。 5.糙苏含有与独一味相近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但含量较低,不宜作为独一味的代用品。

尚小飞

展开 >

独一味 环烯醚萜苷 镇痛抗炎 机理分析 炎症因子

硕士

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贾正平、李茂星

2010

兰州大学

中文

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