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我国鸡群鸡杆菌的首次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我国鸡群鸡杆菌的首次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扫码查看
鸡杆菌属(Gallibacterium)是Christensen等2003年以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为基础建议在巴氏杆菌科单独成立的一个新属。2009年Bisgaard等明确该属包括Gallibacteriumanatis、Actinobacillussalpingitidis、Gallibacteriummelopsittaci和Gallibacteriumtrehalosifermentans4个种,其代表种是Gallibacteriumanatis。该菌有溶血型和非溶血型两个表型。国内对该菌的研究甚少。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鸡场不同鸡群中鸡杆菌的感染情况,本实验对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区的30个鸡群进行了鸡杆菌的分离鉴定。30个鸡群包括15个输卵管炎患病鸡群、2个SPF鸡群、6个健康蛋鸡群、5个商品公鸡群、2个种公鸡群。同时为了解鸡杆菌的微生物学特性,以便开展其分子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本试验对部分鸡杆菌分离株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及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得到如下结果:1.对107只来自河南、山西的15个鸡群的输卵管炎患病鸡的lO种组织脏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气管、十二指肠、输卵管、卵巢、泄殖腔、上腭裂)进行鸡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形态学检查、鉴别培养、特异性PCR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最终分离鉴定到鸡杆菌76株,同时得到大肠杆菌180株。鸡杆菌的感染率达42.9%。说明河南、山西两地输卵管炎患病鸡群中普遍存在鸡杆菌的感染。其中,有11只具有典型临床及病理变化的鸡仅分离出鸡杆菌一种细菌,这说明鸡杆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可能在鸡的输卵管炎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是感染鸡杆菌的46只鸡中,有35只鸡同时感染大肠杆菌(占鸡杆菌阳性鸡的76.1%),而在临床上,大肠杆菌也是引起鸡输卵管炎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因此,鸡杆菌在鸡输卵管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到底是继发、原发或是协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2.通过形态学检查、鉴别培养、特异性PCR鉴定等方法,对来自河南、山东、山西的2个SPF鸡群的38只SPF鸡、6个临床健康鸡群的33只健康鸡进行了鸡杆菌的分离鉴定。从38只SPF鸡未分离出鸡杆菌,从临床健康鸡群中分离出鸡杆菌10株;临床健康鸡群中鸡杆菌的感染率达27.3%,说明临床健康蛋鸡群存在鸡杆菌的感染,但是与输卵管炎患病鸡群相比,鸡杆菌的感染率降低了15.6%,说明输卵管炎是鸡杆菌感染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3.对来自河南省5个商品公鸡群的20只商品公鸡和两个种鸡群的9只商品种公鸡的8种组织脏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气管、十二指肠、泄殖腔、上腭裂)进行鸡杆菌的分离鉴定。从20只商品公鸡中未分出鸡杆菌,从9只商品种公鸡中分离出鸡杆菌8株。这表明,鸡杆菌可以感染种公鸡。8只鸡杆菌分离株中,其中1株不具有溶血性,可能会对鸡杆菌致病性的研究有一定价值。4.选择不同区域、不同宿主脏器的鸡杆菌分离株64株,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药物敏感性研究。鸡杆菌在绵羊血、鸡血、鸭血琼脂平板上均生长良好;但是,在SS琼脂平板均不生长。通过在不同PH值的LB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确定了鸡杆菌最适生长PH值范围是7.0~8.0。将在绵羊血培养基上划线的鸡杆菌,放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发现鸡杆菌在31~40℃生长良好,且在此范围内,温度越低溶血性越明显。此外,各个菌株对温度和PH敏感度存在差异。生化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的鸡杆菌的某些生化特性上与国外报道的存在差异。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鸡杆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及磺胺类药物等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在44%~96.9%之间,给该菌的控制带来了难度。5.首次人工复制出鸡杆菌所致的SPF鸡病例。用从输卵管囊肿自然病例中分离的鸡杆菌、大肠杆菌分别或混合对112日龄开产前和164日龄、184日龄开产后SPF蛋鸡进行人工感染。对开产前的SPF蛋鸡人工感染结果显示:单一鸡杆菌感染组和鸡杆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开产日龄分别推迟7d和13d;攻毒后50d内,产蛋量分别下降了69.7%和87.8%,劣质蛋分别增加了70%和75%。单一大肠杆菌感染组产蛋量和产蛋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对开产后的SPF蛋鸡感染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感染组和鸡杆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组均出现死亡,而鸡杆菌感染组没有肉眼可见临床症状,只是与对照组相比,产蛋量下降了33%,劣质蛋增加了23%。112日龄鸡于感染后50d内仍可带菌排菌。112日龄鸡于感染后50d内、164日龄和184日龄鸡于感染后16d内,鸡只出现输卵管的充血等炎症,但均未出现输卵管囊肿。证实了鸡杆菌具有致病性,主要影响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量和产蛋质量,只是在短期内,对鸡体造成的病理损伤不明显。并且鸡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致病性更强。同居感染试验证实鸡杆菌2d即可感染整群,但是从感染鸡杆菌的SPF鸡所产的42枚鸡蛋中未检测到鸡杆菌,表明鸡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

郑鹿平

展开 >

鸡群鸡杆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硕士

预防兽医学

王川庆

2010

河南农业大学

中文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