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番鸭就巢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性状关联分析
番鸭就巢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性状关联分析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以番鸭作为实验样本,采用cDNA-AFLP技术,利用64对cDNA-AFLP引物对番鸭就巢期和非就巢期之间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候选基因法,以GnRH、GH和FSH三个基因进行番鸭产蛋性能的分子标记分析。 1.利用cDNA-AFLP方法,检测番鸭在就巢期和非就巢期的基因差异表达,共出现条带1100条,其中约有82条的差异表达片段,从中成功克隆15条;经数据库比对分析,其中有8条与已知或假定的基因存在明显同源性,2个未知功能的基因有同源性,5个与数据库中现有的基因没有明显的相似性。随机从中抽取3条进行RT-PCR验证,结果均与cDNA-AFLP完全相同。 2.在8条与已知或假定的基因存在明显同源性的片段中,确定与禽类产蛋性能相关的基因包括GnRH、GH和FSH三条。其余还有某些基因,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角蛋白关联蛋白、硫氰酸酶释放硫基转移酶等。 3.番鸭候选基因两对引物检测到的多态位点均处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4.利用SSCP方法分析GnRH基因的多态性与番鸭产蛋性能的相关,结果证明番鸭GnRH基因的多态性与产蛋性能存在显著相关。 5.利用SSCP方法对GH基因多态性与番鸭产蛋性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多态性与产蛋性能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6.利用SSCP方法检测两个基因的多态性与番鸭最长连产天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番鸭最长连产天数与两个基因型的多态性间均有显著性相关。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傅星源
展开 >
关键词:
番鸭
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差异表达基因
就巢期
基因多态性
产蛋性能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
导师:
李昂、吴旭
学位年度:
2010
学位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