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东15种乡土树种生长及群落生态效益研究

广东15种乡土树种生长及群落生态效益研究

扫码查看
本文应用生长调查法,调查比较了广东省增城市、始兴县和乐昌县生态公益林示范林地的15种乡土树种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以筛选不同生境条件下的优良乡土树种;应用样方法调查分析了4个样地的人工生态混交林林下植物物种组成结构和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同时通过样品分析法比较了乡土树种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凋落物持水性能的差异,并探讨了乡土树种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乡土树种生长与凋落物持水性能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喜树Canptotheca acuninat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红荷木Schima wallichii,木荷Schima superb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均表现良好,生长速度较快,且适应性较强,可用于各种生态公益林和山地风景林,其中,西南桦可用作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先锋树种,红苞木、山杜英可用于山地风景林、季相景观林;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樟树Cinnanomumcamphor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深山含笑Michelia mauadiae,大头茶Gordonisaxillaris,前期生长较慢,但表现良好,可用作生态公益林伴生树种及人工林改造树种。 (2)样方调查结果显示,4个样地林下植物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均较低,物种组成单一,自然演替进程缓慢。不同样地和林龄的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存在差异。建议通过人工干预提高人工生态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促进群落顺向演替。 (3)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乡土树种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改良效果与树种、林龄有关。根系发达、林龄较大、郁闭情况较好的乡土树种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优于幼林地、无林地。 (4)乡土树种凋落物干重在1.5-18.35 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24-354%之间,凋落物持水性能与树种的胸径、树高生长密切相关。凋落物持水性能综合比较结果为,Ⅳ号样地的米老排、枫香、Ⅲ号样地的木荷、深山含笑、枫香和I号样地的西南桦持水能力较强。

杨育旺

展开 >

乡土树种 物种多样性 群落生态效益 土壤理化性质

硕士

植物学

庄雪影

2010

华南农业大学

中文

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