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国家观思想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国家观思想

扫码查看
国家观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我们对马克思成熟时期的国家观研究比较充分。而对青年马克思的国家观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再加上马克思没有专门论述国家观,而是散见于其著作中,所以很难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国家观。本文就是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突破口,探寻马克思国家观发展的思想脉络。1842年到1843年间,马克思在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时期,研究了出版自由、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林木盗窃法等具体社会问题,初次显示出马克思国家观的唯物主义方向。1843年下半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明确提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主权应当属于人民,“在真正的民主制中政治国家就消失了”,应该“铲除官僚政治”等一系列观点。1844年,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主要论述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区别,认为只有人类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提出只有当国家作为政治力量同个人的对立消失的时候,人了解放才能完成,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力量。 马克思最初的国家观深受黑格尔国家观的影响,特别是黑格尔的法哲学,而国家观又是黑格尔法哲学的核心内容。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国家观和对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最初的国家观是非批判的,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黑格尔的国家哲学。 马克思国家观的根本转变是抛弃了黑格尔把国家看作是观念运动的产物,用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取代了黑格尔颠倒的国家观。本文的第二部分从马克思国家观形成的动因和这一时期马克思国家观转变的根本标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国家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民主制度,国家同法的关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继续,是对民主制国家的形式的分析的展开和深入,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重要差别,这是马克思国家观的质的飞跃。本文第三部分就是针对这一内容来论述。

王成峰

展开 >

马克思哲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国家观思想

硕士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国富

2010

辽宁大学

中文

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