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速滨海新区建设,滨水区的城市化给城市设计带来新的课题。城市化首先要解决人和土地的关系问题,人的活动和滨水区的密切联系必将带来城市扩张与生态保护,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开放空间与开发强度,城市风貌与文化归属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和自然水域的交界地带,不但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带,还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开放空间。滨水区城市设计在城市设计领域是一个复杂、综合、难度大的设计领域。 本文选取锦州娘娘宫滨海新区作为案例,在对案例的分析中探讨滨水区建设面临的普遍问题。带着问题寻求理论的支撑,发现城市设计的众多经典理论是对整体城市研究而不单单针对滨水区。滨水区一方面具有城市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因为独特的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明显区别于其它区域。为此选取城市设计理论按照形式主义、人文主义、科技主义和生态主义进行分类综述,并引入了结合中国城市设计实践、解决人地危机的“反规划”理论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把上述理论结合滨水区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进行应用比较,在比较过程中指出滨水区城市设计的要素和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反规划”途径。结合案例的场地问题和上述设计要素和途径,提出滨水区城市设计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价,最后推导出研究的主要结论。 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反规划”理论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滨水区城市设计的有效途径。(2)人性化环境要体现和水相关的更为丰富的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承担着城市文化传承的使命。(3)混合的土地使用和城市机理的延续是滨水区繁荣的必要途径。(4)新技术给滨水区的城市设计注入活力和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