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五味子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药上作为药用的五味子,即来源于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保肝、降低转氨酶的作用。本研究中,一方面,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栽培于马尾松腐殖土、苗圃肥土、酸性红壤土三种土壤基质内的盆栽华中五味子进行了光合日变化的测定;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000,Walz,Germany)测定了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其叶绿素含量。研究了华中五味子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环境因子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及其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土壤基质内华中五味子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并对华中五味子的叶绿素荧光现象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华中五味了根、茎、叶及果实中五味子甲素及乙素的含量进行了定性及定量测定与分析,并对不同土壤基质华中五味子根、茎、叶中五味子甲素及乙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华中五味子的光合特性 (1)夏季晴天,在遮荫条件下华中五味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是典型的中午降低型双峰型,第一个峰值出现于上午10:00-12:00,第二个峰值出现于下午14:00-1600,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以非气孔因素占主导地位。 (2)6月、7月、8月、9月四个月份华中五味子的净光合速率呈先下降后稍有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以6月份的日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7月份由于光抑制的作用,华中五味子的光合能力有所下降,8月份有小幅度回升,9月份继续降低。 (3)遮荫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是影响华中五味子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子。不同月份,三种因素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程度略有差别。其中6月份气孔因素为影响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7月、8月、9月三个月份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 (4)华中五味子的叶绿素荧光特性与光合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叶绿素荧光参数在反应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系统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与“表观性”的气体交换指标相比,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反映“内在性”的特点。 (5)在遮荫条件下,不同基质内的华中五味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相关性不明显;不同月份华中五味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6)不同土壤培养基质使得华中五味子的光合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在有机质及氮、钾的含量相对较高的马尾松腐殖土中生长的华中五味子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相对较高。 2.华中五味子五味子甲素及乙素的含量情况 (1)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及果实中均含有五味子甲素和乙素,且以根中甲素及乙素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464%和1.644%,其他器官五味子甲素和乙素含量按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果实、茎、叶。不同成熟度的茎、叶中,五味子甲素及乙素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新梢中五味子甲素及乙素的含量均高于一年生的茎藤;成熟叶片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略高于嫩叶,而在嫩叶中几乎不含有五味子乙素或含量很少。 (2)不同的土壤培养基质,华中五味子各部位五味子甲素及乙素的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对华中五味子不同部位五味子甲素及乙素含量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根及叶中的五味子甲素及乙素的含量均以栽培于苗圃肥土中的华中五味子最高。茎中五味子甲素及乙素的含量以栽培于马尾松腐殖土中的华中五味子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