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哈尔滨引种不同中原和西北牡丹品种的评价

哈尔滨引种不同中原和西北牡丹品种的评价

扫码查看
牡丹引种到哈尔滨属于非地带性植物资源应用,西北品种群紫斑牡丹和中原地带的中原牡丹品种群经过保护能够越冬,可以满足哈尔滨早春花卉景观的需求,且根据中国公众投票牡丹排名第一的文化需求,哈尔滨引种牡丹具有应用意义。哈尔滨地区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季最低-40℃,夏季最高39℃,春季发生倒春寒,生长季120d左右。因此,哈尔滨地区引种牡丹品种的生长势、观赏性、感病性等性状表现是哈尔滨地区生境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品种在哈尔滨地区5年的适应能力表现有差异。选择相对适宜于哈尔滨地区的品种,对于科学合理应用牡丹品种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选择引种到哈尔滨市的17个紫斑牡丹品种和9个中原牡丹品种,经过草帘独立防寒可以越冬,能正常开花。通过对供试品种在哈尔滨的生长发育的研究,对选择出的三个抗寒性较强和三个抗寒性较差的紫斑牡丹品种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引进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其研究结果如下: 1.引种到哈尔滨地区的17个紫斑牡丹品种中,‘众姊妹’、‘紫楼闪金’、‘红冠玉珠’、‘和平红’、‘红莲’综合性状、抗病性较好,最适宜在哈尔滨推广应用;‘和平莲’、‘蓝荷’、‘桃花三转’、‘紫冠玉珠’、‘蓝玉三彩’、‘红裙玉带’、‘高原圣火’、‘M8’综合评价差或抗病性差,不适宜在哈尔滨应用。引种到寒地哈尔滨的9个中原牡丹品种,‘白雪塔’、‘姚黄’综合性状、抗病性较好,最适宜在哈尔滨应用;‘N5’综合性状极差,不适宜在哈尔滨应用。 2.以花色、单朵花期、花型、花径、感病率等17个性状为综合评价指标,17种紫斑牡丹划分为5个等级。综合评价分数最高的是‘蓝荷’,最低的是‘蓝玉三彩’;以花色、单朵花期、花型、花径、感病率等16个性状为综合评价指标,9种中原牡丹划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评分最高的是‘白雪塔’,最低的是‘N5’。 3.在引种地哈尔滨,各品种生长发育节律有差异。17种紫斑牡丹抗病性较强的为‘红莲’、‘红冠玉带’、‘和平红’等9个品种;抗病性差的为‘蓝荷’、‘桃花三转’、‘紫冠玉珠’;抗病性极差的为‘和平莲’。9种中原牡丹抗病性均较好,抗病性强的为‘白雪塔’、‘姚黄’等7个品种,抗病性一般为‘洛阳红’、‘紫兰魁’。 按花期观赏性状的花色、花斑、花型等8个指标,17个紫斑牡丹品种可分为如下6类:1、花型进化程度高;2、花态观赏差;3、花色观赏价值高;4、单朵花期长;5、花径大;6、花梗较长。按花期观赏性状花色、花态、花型等7个指标,9个紫斑牡丹品种可分为如下5类:1、花色观赏价值高,花型进化程度低;2、花色观赏价值高,花型进化程度高;3、花径大,花梗长,花香浓;4、花型进化程度高,花色一般:5、花径小,花梗短。 按花后观赏性状的嫩枝长、感病率等4个指标,17个紫斑牡丹品种可分为4类:1、嫩枝长较长,叶色深绿、小叶厚、感病率低;2、嫩枝长较短,小叶薄,叶色绿3、嫩枝长较短,小叶质地一般,叶色浅绿;4、嫩枝长较长,感病率高。9个中原牡丹品种分为4类:1、叶色浅绿或绿,小叶质地一般;2、嫩枝长较短,感病率较高;3、嫩枝长较长、小叶质地一般;4、小叶厚、叶色绿或深绿。 紫斑牡丹‘和平红’、‘红莲’、‘红冠玉珠’整体性状较好,中原牡丹‘冠世墨玉’、‘姚黄’、‘白雪塔’整体性状较好。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形式和各个品种的优点加以利用引进品种。 4、根据前期研究选择的三个抗寒性好和三个抗寒性差的紫斑牡丹品种光合特性不同,在全光环境下的‘红莲’光合能力较强、‘和平莲’光合能力较弱,‘红莲’、‘和平莲’、‘玫瑰红’光适应范围窄(LCP43.90~65.16μmol·m-2·s-1,LSP425.65~492.03μmaol·m-2·s-1),不适宜在全光下栽植。在较全光少lh/d直射光的环境下‘紫冠玉珠’光合能力较强,‘大漠风云’、‘红裙玉带’光合能力较弱。抗寒能力强的‘大漠风云’和‘紫冠玉珠’,光适应范围较宽(LCP9.51~22.44μmrnol·m-2·s-1,LSP570.26-658.29μmol·m-2·s-1),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可以在多种环境下应用,‘红裙玉带’具有较强的耐弱光能力(LCP24.67μmol·m-2·s-1,LSP424.91μmol·m-2·s-1)。

王欠欠

展开 >

紫斑牡丹 中原牡丹 生长发育节律 光合特性 品种评价

硕士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岳桦

2011

东北林业大学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