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白僵菌产品开发及防治2种主要害虫的研究

白僵菌产品开发及防治2种主要害虫的研究

扫码查看
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白僵菌产品开发和防治2种主要害虫的技术研究。全文分为四章,分别是继代培养对白僵菌的稳定性、产孢量及毒力影响的研究、主要害虫白僵菌高毒力菌株选育的研究、应用白僵菌菌剂防治主要害虫的技术研究。现将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1、继代培养对白僵菌的稳定性、产孢量及毒力影响的研究 研究表明,经继代培养后,一般白僵菌菌株表现出菌丝徒长、生长速率增加、产孢量下降,对寄主害虫毒力下降的退化现象,但新筛选的6株新菌株经10代培养后,未出现菌落局变现象,生长速率、产孢量以及对目标寄主害虫的毒力维持在稳定水平。研究还显示,不同培养基对菌株的稳定性、产孢量和对害虫的毒力有影响,用含蛋白胨十虫粉的培养基对保持菌株的稳定性,产孢量和毒力有明显作用。 2、主要害虫白僵菌高毒力菌株选育的研究 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将采(收)集的自然罹病僵虫蛹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的100多株不同寄主害虫的白僵菌菌株,进行生长性状、产孢量、产孢开始时间、萌发率、室内毒力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定向筛选出10株高毒力优良白僵菌新菌株,其中筛选出刚竹毒蛾2株优良菌株Bpp和Bpp6,马尾松毛虫2株优良菌株Bx1和Bj1,木毒蛾3株优良菌株Bm1-1、Bm3-3、Bm2-7,荔枝蝽3株优良菌株Ba1、Ba2和Ba4。这些优良菌株均表现出菌丝生长迅速,产孢时间早,产孢能力强,对寄主害虫毒力强等特点。 3、白僵菌生产工艺规范化技术的初步研究 通过不同配方的三级固体发酵培养对白僵菌产孢量的影响,二级液体培养时间长短,三级固体发酵培养时间与菌粉产孢量关系,三级固体发酵室温湿度对产孢量影响的研究,总结出利用价格低廉的麦皮作原料,谷壳作载体,按9:1配方备料生产的白僵菌,产孢量最高。二级液体培养基接种培养60 h(22-26℃),即接入三级固体培养物,培养10 d时产孢量最高;三有固体接种后培养7-10 d(22-26℃),白僵菌产孢量达到高峰。为了防止杂菌污染,三级固体发酵室温度头3 d应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为95-100%为最适温湿度。应用规范化的生产工艺,不仅可获最优的菌粉质量,还降低生产成本。 4、应用白僵菌菌剂防治主要害虫的技术研究 用新选育的10株优良菌株生产的白僵菌进一步对四种主要害虫开展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证明用新筛选的木毒蛾菌株生产的菌剂较松毛虫菌株生产的对木毒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力,而不同菌株林间防治效果差异显著,以Bm1-1、Bm2-7和Bm3-3三个菌株表现出产孢早、产孢量大、发芽速度快,孢子萌发率高、毒力强等优点,具较强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强。用6个不同菌株生产的菌剂采用喷雾或放粉炮防治荔枝蝽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以Ba1效果最好,二种防治方法平均效果达91.4%,僵虫率也最高。

林庆源

展开 >

白僵菌 毒力测定 害虫防治

硕士

林业

陈顺立

2006

福建农林大学

中文

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