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浪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营养状态评价

海浪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营养状态评价

扫码查看
本研究在海浪河斗银河段至牡丹江的入口区段设置了10个站位,于2009年5月、7月、9月和11月采样,对浮游植物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同时对相应的水环境因子进行检测和分析,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凭借多样性指数、综合营养指数等方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通过Pearson分析和灰关联分析探讨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牡丹江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以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期间共采集并鉴定到浮游植物8门208种,以硅藻门最多,97种,绿藻门次之,77种,蓝藻门15种,黄藻门8种,裸藻门6种,隐藻门和甲藻门各2种,金藻门1种。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48×105 ind./L和3.89mg/L。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每个季节丰度和生物量显著相关(p<0.01,p<0.05)。 海浪河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全年变化范围在2.50~3.85之间;Margalef指数全年变化范围在2.21~4.46之间;Pielou均匀度全年变化范围在0.43~0.93之间;不同季节、不同采样站位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时空差异显著,从季节分布来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秋季>夏季>春季>冬季,Pielou均匀度指数:秋季>夏季>冬季>春季,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从多样性、均匀度和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来看,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总体表现为10#最高,8#和9#最低。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生物量、丰度和环境因子之间除透明度和pH外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丰度和生物量,在每个季节都显著正相关(p<0.05,p<0.01):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各不相同,春季,水温与生物量和丰度成显著正相关(p<0.05,p<0.01);DO在春、夏、冬三个季节与丰度和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在秋季相关不显著(p>0.05);COD除了夏季和冬季与丰度和生物量显著相关外(p>0.05),其他季节相关均不显著(p>0.05);TN和TP均在春、秋两季与丰度和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p<0.01),冬季仅和丰度相关显著(p<0.05),夏季相关不显著(p>0.05)。 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季节的chl-a都可以很好的反映浮游植物丰度的大小,关联度排序位于前列;春季对浮游植物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水温,其次是TN,夏季COD对浮游植物影响最大,其次是DO;秋季对浮游植物影响最大的两个环境因子依次是TP和TN春季;冬季依次分别为TN和TP。 海浪河水质营养状态在不同季节,不同站位时空差异显著,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水质最差,夏季秋季水质稍好,冬季综合营养指数最低水质相对最好,但都达到富营养化水平;从不同站位的空间变化来看,整体水质均达到富营养化,支流8#、9#站位的水质营养程度最高,水质严重富营养化,上游10#水质营养程度相对较低,水质较清洁。大量污染氮、磷的排入是导致海浪河水体富营养化以至藻类暴发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控制和并治理修复。

张丽娜

展开 >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质量 营养指数

硕士

水生生物学

于洪贤

2010

东北林业大学

中文

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