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火焰兰杂交试验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火焰兰杂交试验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扫码查看
火焰兰(Renanthera)为兰科(Ochid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形奇特,花色艳丽,远观如火焰般绚丽,可广泛用于盆花、切花和园林造景等,具有较高的园艺应用价值和育种价值。目前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用性状优良、适合广州地区栽培的几种火焰兰材料,着重进行其属内属间杂交、无菌播种、再生体系以及瓶苗移栽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新品种培育及其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火焰兰属内杂交成功率均较高,属内杂交获得4个杂交后代。而属间杂交情况则不稳定,其杂交成功率根据选用的父母本不同有较大差异,火焰兰属与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萼脊兰(Sedirea japonica)、多花指甲兰(Rhynchostylis retusa)、钻喙兰(Rhynchostylis retusa)、小花万代兰(Vanda coerulescens)的亲和性较强,当火焰兰属作为母本与这些植物杂交时,授粉大多能取得成功;小兰屿蝴蝶兰(Phalaenopsisequestris)、红绒蝴蝶兰(Doritaenopsis Brother Strawberry‘Hongrong’)以及已有的4个火焰兰属间杂种作为父本与火焰兰属杂交成功率均为0,然而其作为母本时授粉成功率较高,但果实易出现早黄现象;火焰兰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舞女兰(Oncidium Luridum)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授粉率均为0。目前已获得16个杂交新种质,从杂交结果看,火焰兰具有很强的杂交亲和性。 2、以授粉后发育时间不满90天的未成熟早黄杂交果实为外植体,采用毛状纤维播种法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并缩短萌发所需要的时间,后期分化发育良好,同时可以节省培养基,大大优于种子悬浮液播种法,而采用子房切段法也可以培养出杂交种原球茎和获得杂交种后代种苗,但该法污染率高、风险大。 3、以授粉后发育时间在120天左右的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杂交果实为外植体,对于杂交组合“麒麟”火焰兰(Renanthera Tom Thumb'Qi Lin')×钻喙兰、中华火焰兰(Renanthera citrina)×萼脊兰(Sedirea japonica)、中华火焰兰×钻喙兰而言,采用毛状纤维播种法和种子悬浮液播种法的效果差异不大,但对于Renanthera SCBG Fire×小花万代兰、Renanthera SCBG Fire×钻喙兰、Renanthera SCBG Fire×萼脊兰、“麒麟”火焰兰×小花万代兰、Renanthera SCBG Kylinד麒麟”火焰兰、Renanthera SCBG Kylin×多花指甲兰等杂交组合而言,毛状纤维播种法比种子悬浮液播种法更能缩短种子萌发所需时间,所形成的原球茎生长速度较快。 4、不同光照条件对无菌播种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培养有利于种子萌发与生长,黑暗培养会降低种子萌发率,同时不利于萌发后形成的类原球茎转绿。无论在黑暗还是光照条件下,“麒麟”火焰兰的种子萌发率均比深红“麒麟”火焰兰的种子萌发率高,同时在光照条件下,深红“麒麟”火焰兰原球茎转绿的速度比“麒麟”火焰兰慢;而黑暗条件对“麒麟”火焰兰种子萌发率影响不大,但能显著降低深红“麒麟”火焰兰的种子萌发率。 6、以“麒麟”火焰兰叶片作为外植体,在不同浓度的6-BA与NAA配比下,均能诱导形成类原球茎,当6-BA浓度为6mg/L,NAA浓度为0.2mg/L时,类原球茎的诱导率最高,达到63%。当NAA浓度固定为0.2mg/L时,随着6-BA浓度从0mg/L增加到6mg/L,类原球茎的诱导率呈上升趋势,当6-BA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诱导率反而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当6-BA浓度固定为4mg/L时,随着NAA浓度从0.2mg/L提高到1.2mg/L,类原球茎诱导率也呈现与上相似的规律,同时NAA的浓度越高,外植体的褐化程度越严重。而用根作为外植体,则各个处理的类原球茎诱导率均为0。 7、对“麒麟”火焰兰组培苗采用三种基质进行移栽实验,成活率均达100%,但实验结果显示用水苔作为基质栽培效果最好,同时移栽结果表明大苗移栽更有利于火焰兰的生根及后续生长发育。对于较大的苗而言,也可以用采用木糠+植金石+树皮的混合基质(4:2:1)代替水苔基质,但水分管理上要增加喷水次数。对于无根的“麒麟”火焰兰小苗,可用水苔作为基质移栽,10天左右可长出新根,生长良好,成活率达100%。

罗剑飘

展开 >

火焰兰 新种培育 快繁技术 杂交试验 类原球茎诱导

硕士

风景园林

翁殊斐;冯志坚

2012

华南农业大学

中文

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