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目的:放射外科可以有效地控制较小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生长,对较大者,采用分次射波刀治疗也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放射治疗计划的制定需要较明确的影像学诊断,本文拟量化CSHs的影像学特征,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133例海绵窦病变的影像学特征。根据病理结果分为CSHs组(24例)和非CSHs组(109例),后者又分为脑膜瘤(33例)、神经鞘瘤(37例)和其他(39例)三类。针对12项影像学特征,分别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p<0.01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T2加权的超高信号,信号均一,哑铃样外形和鞍区浸润在鉴别CSHs和非CSHs时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当四者同时作为CSHs的诊断标准时,敏感度为87.5%,特异度96.3,精确度为94.7%。 结论:MR-T2加权见海绵窦内均匀的超高信号病灶,呈哑铃样或者尖嘴样浸润鞍区,注射造影剂后均匀强化,则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能性极大,较小者可据此直接行放射外科治疗而不必取病理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