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纯母乳喂养和纯人工喂养对足月儿及早产儿在6个月时,对其体格发育、智力、运动发育、气质类型及气质各维度得分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论证母乳喂养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为推进0至6个月纯母乳喂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方法:本课题选取大连市妇产医院分娩的足月儿97例和早产儿67例。分别将足月儿和早产儿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和纯人工喂养组。即共分为四组:A组:足月母乳喂养组(54例)、B组:足月人工喂养组(43例)、C组:早产母乳喂养组(38例)、D组:早产人工喂养组(29例)。测量A、B两组在出生、42天、2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以及C、D两组出生、42天、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分别计算各时间点之间的净增值。测试6个月时(早产儿纠正月龄6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entalDevelopmentalIndex,MDI)、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DevelopmentalIndex,PDI)、气质类型及气质各维度得分。分别对A组和B组、C组和D组的体重、身长、头围三个指标在各时间段内的净增值,以及6个月时的MDI、PDI、气质类型及气质各维度得分进行比较,观察之间是否有显著的差异。四组的性别、分娩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结果: 1、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早期体格发育 (1)不同喂养方式对体重的影响:在出生至42天、42天至2个月、2个月至3个月三个时间段A组的体重净增值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至6个月体重净增值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出生至42天、42天至2个月、2个月至3个月三个时间段,C组体重净增值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段的净增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不同喂养方式对身长的影响:在2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6个月两个时间段A组的身长净增值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至42天、42天至2个月两个时间段的身高净增值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出生至42天、42天至2个月、2个月至3个月、3个月至4个月四个时间段,C组身高净增值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不同喂养方式对头围的影响:在出生至42天、2个月至3个月两个时间段A组的头围净增值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天至2个月、3个月至6个月头围增长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2天至2个月、2个月至3个月两个时间段,C组头围净增值均大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不同喂养方式与智力、运动发育:A组与C组的智力、运动发育指数在生后6个月时(早产儿在纠正月龄6个月时)均高于B组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不同喂养方式与气质:A组和C组分别与B组和D组比较,两组中难养型气质比例无显著差异。A组的趋避性、情绪本质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纯母乳喂养不论对足月儿还是早产儿0至6个月的体格发育均较纯人工喂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足月及早产儿纯母乳喂养在6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纯人工喂养儿。 3、纯母乳喂养与否和足月及早产婴儿在6个月时的气质类型无明显的关联,足月母乳喂养组趋避性及情绪本质高于足月人工喂养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蓓
展开 >
关键词:
纯母乳喂养
纯人工喂养
体格发育
智力发育指数
运动发育指数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儿科学
导师:
肖绪武
学位年度:
2013
学位授予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R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