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电信业技术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电信业技术效率评价研究

扫码查看
电信业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最初垄断的电信业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电信业开始了大规模改革,随即在90年代,中国电信业也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改革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衡量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技术效率。企业的效率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经济信息,因此,正确合理的度量企业技术效率已成为国家获取经济信息并进行有效宏观调控所必不可少的环节。 电信业技术效率衡量的是电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或者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的是电信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程度,它也是衡量电信市场竞争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开始受到全球经济浪潮的冲击,国内电信市场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电信业如何不断提高技术效率,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了关注焦点。 本文在研读大量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影响电信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构建了电信业技术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电信业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评价,全面分析了我国电信业技术效率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1年期间,我国电信业的效率整体较好,但效率值波动较大,且存在较大比例的规模无效,而引起我国电信业技术效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下。各区域技术效率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优势,显示出明显的技术效率优势,而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则较为滞后,各区域存在的技术无效率主要来自于纯技术无效率。从各省市层面上看,电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25个省市属于技术效率高型,其中天津、河北、江苏等六个省市已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福建、黑龙江、江西、贵州、新疆这5个省市属于纯技术效率较高型,宁夏属于规模效率较高型。此外,本文针对非DEA有效的地区,采用投影定理,测算了其需要改进的具体量化指标。最后针对实证分析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更有效的指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电信业技术效率水平。

刘倩

展开 >

电信业 技术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市场竞争力

硕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

温平川

2013

重庆邮电大学

中文

F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