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淹水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对添加外源有机碳的响应及机制

淹水稻田土壤甲烷排放对添加外源有机碳的响应及机制

扫码查看
论文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外源有机碳直接淹水为参照,研究模拟稻田土壤淹水条件下添加外源有机碳(猪粪、鸡粪和稻草)的CH4排放差异,并利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进行易氧化有机碳分组,研究其CH4排放与易氧化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动态相关性,旨在明确添加外源有机碳对稻田土壤CH4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外源有机碳加土淹水培养显著增加CH4排放量。其中,土+稻草处理CH4排放总量比土+鸡粪和土+猪粪处理分别增加了60.70%(P<0.01)和86.97%(P<0.01),各处理CH4排放主要集中在培养的前31天。 (2)单纯3种外源有机碳以CH4形式排放的碳量占其总有机碳量的比例(CH4排放系数)为1.23%~3.75%,土壤单独淹水的CH4排放系数更小,仅为0.09%。 (3)添加外源有机碳后,土壤Eh与CH4排放呈负相关,土壤温度与CH4排放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值的变化对CH4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4)稻田土壤氧化态有机碳中,仅AOC3.33和AOC16.7-3.33在大部分监测时间点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且分别于CH4排放通量关联性密切。对CH4排放通量和其影响因素之间进行逐步回归表明,土壤温度和易氧化有机碳AOC3.33是影响CH4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其中AOC3.33对CH4排放的直接正向作用最强。 (5)总体结论:外源有机碳显著促进稻田土壤CH4排放,易氧化有机碳中的AOC3.33有机碳在淹水还原条件下的分解转化是影响CH4排放的关键,外源有机碳中AOC3.33含量可作为指示CH4排放的特征指标。

霍莲杰

展开 >

外源有机碳 淹水培养 稻田土壤 甲烷排放

硕士

生态学

纪雄辉

2013

中南大学

中文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