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通辽市兴隆沼林场、包罕林场、白音花林场的五个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两个品种(哲林4号杨和白城41号杨)、两种造林方式(开沟造林和钻孔造林)的杨树人工林为对象,采用NPP实测法测定各层次生物量,采用重络酸钾——加热法测定各组分含碳率,估算通辽市杨树人工林的碳储量,探究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旨在准确地评价杨树人工林的固碳功能,为以增强林分碳汇功能为目的的营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是: (1)林木层单株平均含碳率为44.16%,草本层平均含碳率为38.34%,枯落物层平均含碳率为36.90%,土壤层平均有机碳含量为5.03 g·kg-1。不论是哲林4号杨还是白城41号杨,不论是开沟造林方式还是钻孔造林方式,也不论是不同龄组,其林分含碳率均表现出一样的大小特征,即林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土壤层。 (2)杨树人工林林分碳密度为100.44 t·hm-2。其中,林木层的碳密度为27.27 t·hm-2;草本层的碳密度为0.13 t·hm-2;枯落物层的碳密度为0.65t·hm-2;土壤碳密度为72.38 t·hm-2。各组分碳密度排列顺序为土壤层>林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 (3)通辽市杨树人工林总碳储量为6.91×107t,其中林分碳储量为1.88×107t,草本层碳储量为8.80×104t,枯落物层碳储量为4.50×105t,土壤层碳储量为4.98×107t,通辽市杨树人工林植被总碳储量占通辽市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的54.95%。 可见,杨树人工林在通辽市森林碳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继续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杨树的固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