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抉择,选择结果如何将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生活风格。而对自我客观准确的认知是个体职业选择的基础。 国内学者在对择业效能感做出了初步的探索后,提出了有关中国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理论构想,我们发现,研究还不够充分,理论不够完善,且缺乏实证性研究的支持。本文试图探索影响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主观心理因素:择业效能感、成就动机、职业价值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大学生职业指导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合理化建议。 本研究采用T。Gjesnle和K。Mjgaro编制、叶仁敏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凌文辁等(1999)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问卷,Betz和Taylor(1983)编制、龙燕梅(2003)修订的择业效能感简式量表(CDMSE-Short Form),对3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得分较高,并且存在性别、专业和年级上的差异。男生择业效能感高于女生,具体体现为男生收集职业信息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更强;择业效能感存在专业差异,文科生在目标筛选维度得分显著低于理科生得分,不同专业大学生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维度上,大学生在择业效能在自我评价、信息收集和目标筛选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维度上,三四年级的学生都要比一年级的新生的得分要高。 2、大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差异。男生在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分数上显著高于女生;在专业上,大学生成就动机在避免失败维度上得分,文理科差异不显著;在追求成功维度上,理科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在年级方面,大学生成就动机得分在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追求成功维度上,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得分显著低于三年级大学生的得分,其他差异不显著;在避免失败维度上,二年级和四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大学三年级得分;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性别、专业和年级上存在差异。男女大学生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声望地位因素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声望地位、自我发展两个维度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保健因素上,理科学生得分要显著高于文科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得分在保健因素、自我发展两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声望地位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声望地位维度上,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得分显著低于四年级大学生的得分,其他差异不显著; 4、大学生成就动机、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择业效能感的5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3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择业效能感的5个维度与成就动机量表中的追求成功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维度存在负相关,但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回归分析显示,自我发展,追求成功和保健因素对择业效能感的五个因素均有较高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