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树莓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树莓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扫码查看
本论文以树莓叶为实验材料,对树莓叶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并且采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醇提物进行液-液萃取分离,选用不同的抗氧化体系综合评价醇提物和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选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进行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并对其功能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论文通过热浸提法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树莓叶提取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70%乙醇,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h,料液比为1∶25,最佳工艺下三次提取,树莓叶中粗黄酮类物质得率为31.15%。然后对树莓叶粗提取物分别使用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和水溶性组分。通过黄酮含量的测定,经过萃取后的乙酸乙酯组分黄酮含量最高,达到300.82mg芦丁/g。并且明显高于其他组分。 本文通过一系列体外抗氧化实验,对比了树莓叶萃取物各个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各组分均表现出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总还原力的测定、FRAP法抗氧化能力、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Fe2+螯合能力,抑制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能力: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粗提取物>水溶性组分>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和醇提取物都能够抑制红细胞的溶血,乙酸乙酯组分的效果显著高于粗提取物。各组分的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选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对喂养八周后小鼠进行了行为学实验,包括小鼠水迷宫实验、紧绳实验和矿场实验,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的学习认知能力,空间探索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和体力明显强于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组小鼠。 选用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研究了树莓叶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对小鼠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0.09%剂量组(剂量组Ⅱ),0.18%剂量组(剂量组Ⅲ),0.25%剂量组(剂量组Ⅳ)都能显著或者极显著提高小鼠的血清、肝脏和脑组织的SOD、T-AOC和GSH-Px的活力,降低MDA的含量(P<0.05或P<0.01)。对CAT活性影响较小,剂量组和模型组之间没有极显著性差异。小鼠肝组织的SODmRNA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小鼠肝组织SOD1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 本论文对树莓叶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抗氧化功能性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通过多种高效液相分析条件,将树莓叶提取物乙酸乙酯组分分离出一组峰。以芦丁为标准品,可以推断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为芦丁。但是所含的黄酮种类繁多复杂,需要进一步的分离和研究。

张雨昕

展开 >

树莓叶 黄酮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高效液相分析

硕士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张泽生

2012

天津科技大学

中文

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