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城市交通中的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和城市发展的障碍。立足科学发展观,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对城市交通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决策者和交通规划参与者对当前城市交通发展水平形成科学认识,有利于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传统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大多从城市交通系统对社会、环境、经济的影响方面进行评价。不同的是,国外专家研究侧重对可持续交通内涵的诠释和评价指标的选取,关注交通系统本身及其对经济、社会、生态产生的影响;国内侧重对可持续交通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关注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对社会与经济影响的评价指标研究还不够深入。但无论是国内专家还是国外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都缺乏对城市交通的主体“人”的关注,缺乏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及健康的关注。 鉴于传统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定义及内涵进行介绍、归纳,在社会、生态、经济等可持续发展主题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可持续交通的内涵并增加居民生活质量的评价内容;在对典型评价指标框架和指标体系进行归类与评述的前提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选取能够较好反映以人为本的生活质量的指标,反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代内、代际公平性指标,以及能够衡量生态与经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能源消费、空气质量、经济效益的指标;最后,对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介绍,利用简易、合理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计算权重,并应用线性加权法计算综合评判值。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对北京与上海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0年北京城市交通发展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弱可持续发展”状态并非常接近“一般可持续发展”;而上海2009年城市交通发展水平处于“一般可持续发展”状态并较为接近“较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好于北京。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魏艳艳
展开 >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生活质量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杨超
学位年度:
2013
学位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