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采自新疆和静县223团场的40份多年生苹果样品,18份多年生梨树样品,进行RNA分子提取,正反向电泳、RT-PCR检测及原位RT-PCR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苹果的40份样品中,其中‘金冠’品种的Y1、Y6、Y8、Y10带有苹果锈果类病毒(Applescarskinviroid,ASSVd),其余均为健康植株;梨树的18份样品中,其中‘早酥梨’Z3、Z7带有苹果锈果类病毒,其余均为健康植株;此地区ASSVd的感染率为10.3%。对所有样品进行苹果凹果类病毒(Appledimplefruitviroid,ADFVd)和苹果皱果类病毒(Applefruitcrinkleviroid,AFCVd)进行检测,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到这两种类病毒。 对检测阳性的苹果和梨样品的RNA进行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将所得的ASSVd序列与GenBank中国内外已报道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同源性为85%以上。从新疆苹果和梨树上分离得到的ASSVd序列变异较小,特别是中央保守区几乎没有变化,且不同地域与寄主之间的序列同源性也极高,说明ASSVd序列的变异与地域、寄主等无明显相关性。对所测阳性样品对应的叶片、果皮及种子分别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三者都被ASSVd侵染。说明ASSVd侵染植株体内的范围广,植株的韧皮部、叶片及果实均有分布。 本研究在GenBank中共登录了6条ASSVd序列,其中来自苹果(金冠)的有4条(登录号:KC110858~KC110861),来自梨树(早酥梨)的有2条(登录号:JX861258~JX861259)。 对ASSVd的RT-PCR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并优化了苹果锈果类病毒的RT-PCR检测体系。利用原位RT-PCR对ASSVd在植株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锈果类病毒RNA阳性信号主要位于苹果(金冠)和梨树(早酥梨)叶片的叶肉组织细胞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