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韶赣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两栖动物保护效果及改进措施研究
韶赣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两栖动物保护效果及改进措施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立可以减少道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研究重点探讨两种通道对野生动物(两栖类)的保护效果及改进措施,目前国内该领域的实例研究鲜见报道。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作者用拦网陷阱法对韶赣高速公路(粤境段)两种类型动物通道(人水同过通道和过水涵洞),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连续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完成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比较了两种动物通道对两栖动物的保护效果,研究了两栖动物使用动物通道的规律。(2)通过对三个区域中动物通道的周边环境、通道内环境的比较分析,提出了两栖动物通道的选址主体设计建议。(3)采用实验室控制实验方法对高速公路旁沟渠侧壁的设计与两栖动物逃生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利于两栖动物使用的高速公路沟渠的设计方案。研究结论如下: 1、研究区域分布两栖动物1目5科7种,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一种(虎纹蛙),“三有”动物6种,保护价值高。 2、两栖动物使用动物通道的规律:①两栖动物对人水同过通道的使用效果优于过水涵洞;②两栖动物的生态类型可以作为动物通道类型的选择依据,且通道内环境是决定两栖动物是否使用动物通道的首要因素;③两栖动物使用动物通道主要集中在繁殖期;④人类活动对两栖动物使用动物通道的影响不大。 3、动物通道的选址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周边的生境,特别是植被环境和水环境。 4、道路沟渠的设计原则:①道路沟渠侧壁最大倾斜角度与两栖动物的种类有关,与体重和体长无关;②道路沟渠挂壁植物可以有效的减少沟渠对两栖动物的致死效应(lethal effect)。 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两栖动物保护的改进建议。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斌
展开 >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两栖动物保护
动物通道
选址设计
改进措施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自然保护区学
导师:
栾晓峰
学位年度:
2012
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