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高中数学预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预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引用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中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而预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实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数学预习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环节必须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题能力起促进作用。传统意义上的“看书划重点做练习题”的数学预习方式满足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的需求。为此,本文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数学教育观为理论依据,以前人对预习所做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开展高中数学预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首先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校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了高中数学预习的现状,然后针对这一现状结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界定了高中数学预习的概念,之后通过不同课型下预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不同预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制定了提高高中数学预习有效性的策略:(1)编制针对不同课型的预习学案;(2)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3)关注学生在“初步尝试”预习活动中的成长。最后从理论角度、学科角度和实验角度对本文所制定的预习策略进行有效性分析。 基于本研究,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预习活动的开展,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养成和数学预习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积极推进。实践表明,本文所制定的预习策略符合相关心理学理论,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周芸
展开 >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
学科特点
预习策略
有效性分析
授予学位:
硕士
学科专业:
学科教学(数学)
导师:
葛军
学位年度:
2014
学位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语种:
中文
中图分类号:
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