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机制研究

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取决于地区产业发展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得区域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日益频繁,这将对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发展对探寻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借助于空间分技术对地区间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进行探讨,可为地区产业今后发展方向提供建议与思考。 本文以二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征产业的发展水平,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江苏省为例,对江苏省1978年以来的整体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机制进行探索与解释。全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研究背景阐述;第2章为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研究理论综述,同时阐明了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第三章运用基尼系数对1978年来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性变化,利用Mann-Kendall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阶段进行划分,通过马尔科夫链与空间马尔科夫链从时间与空间尺度上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时空趋同现象进行探讨,对其空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第四章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及冷热点探测,详细揭示江苏省整体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效应,并通过空间变差函数对整体性空间分异现象进行机理解释;第五章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在选取相关指标因素的基础上,对三个时点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成因进行分析与解释;第六章为对策建议,在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性关联作用下的空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及对不同年份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实现地区内与地区间产业发展水平关联互动的良好局面;第七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在军

展开 >

产业经济学 空间格局 江苏省 区域差异

硕士

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管卫华

2014

南京师范大学

中文

F1